回首一季度
義烏經濟運行起筆不凡、落子精彩
立足當前
(相關資料圖)
全市上下正只爭朝夕、馬不停蹄
全力以赴
把“開門穩”變成“全年穩”
“開門紅”變成“全年紅”
高質量發展的奮進號角在這里吹響:
——國際樞紐港、新CBD總部、欣旺達項目……招商引資的聚力與突破,贏得大商云集、項目如潮。——緊盯數字化改革目標,用心用情用力深化“四大雙千”,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不斷做大政策工具箱……營商環境的一流與高效,成為吸引企業入駐的強磁場、加快項目建設的強引擎。建功新時代的開局答卷在這里書寫:
?——產業興市成效顯著,今年一季度,全市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62.6億元,同比增長11.7%。——“世界超市”恢復繁榮景象,義烏商戶組團出海搶商機、拓市場,新貿易形態讓生意更加便捷。今年一季度全市實現進出口總額1184.4億元,同比增長11.4%。現代化建設的宏偉藍圖在這里實現:
——發展“成績單”有目共睹。一季度,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37.38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同比增長7.3%,增速位列全省十七強縣市區第一,分別高于全省(4.9%)、金華(5.5%)2.4個百分點和1.8個百分點。——抓項目就是抓發展,謀項目就是謀未來。一季度,全市上下搶時間、抓進度,高標準高質量推進項目建設,持續招大引強,招引產業鏈上下游的“大好優”“高精尖”項目落地。
在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主戰場在項目建設、科技攻關的最前沿“追”“趕”“比”“曬”的浪潮一浪高過一浪義烏干部群眾鼓足干勁在追趕時光中踔厲奮發、接續奮斗統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攻堅克難,確保經濟穩定增長真抓實干鉚足干勁大招商投資熱土敞開懷抱,厚道義烏誠意十足。3月8日下午,“義”呼百應 絲路同行——招商會在深圳舉行。來自深圳的企業家代表滿面春風、信心滿懷。這樣的招商會,從年初開始,義烏已經在全國各地舉辦了百余場。4月19日,走進位于赤岸鎮的綠色動力小鎮,吊機林立、樁機轟鳴、大車穿梭,座座廠房拔地而起……總投資213億元的義欣動力電池項目、總投資113億元的正泰光伏電池和組件項目、總投資13.7億元的威克抗老化膠膜項目、總投資12.6億元的眾維新材料項目、總投資11億元的夏能BIPV光電新材料項目都在火熱的施工中,一處處工地正奏響小鎮發展的交響曲。
連日來,我市全力加快雙江湖新區建設,加快“繡湖時代”向“雙江湖時代”邁進,為我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招商引資是經濟發展的源頭活水。從今年年初開始,義烏樹立了全力以赴抓經濟、千方百計促發展的鮮明導向,要求以開局就是決戰的必勝信心,以起步就是沖刺的昂揚斗志,一日不停招大引強,持續招商、奔跑招商、全員招商,不斷招引高精尖行業、好大上項目,不斷積蓄發展新動能。? 工作清單和考核辦法責任明確、交流發言碰撞出思想火花、招商任務重點突出……一個個服務企業的承諾擲地有聲,一張張投資項目清單干貨滿滿,一項項產業政策清晰明了。枝繁巢暖引鳳來,集群賦能強發展。義烏始終把招商引資作為經濟發展的“生命線”,在招商引資上下大功夫,以高質量招商引資推動高質量發展。其中,光伏產業一季度實現產值227億元,同比增長17%,為義烏進一步建設世界小商品之都提供新動能。站高謀遠工業經濟增長穩織作、裁剪、黏合、檢驗……每道工序進行得有條不紊。4月20日,浙江天派針織有限公司的車間內一如往常般井然有序,熱火朝天地進行著日常的工作。今年一季度,天派已經取得實實在在的“開門紅”。? 另一邊,斯坦格運動護具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洪莊明每天都很忙碌。“企業訂單已排至6月底。我們還剛剛分別簽下了200萬元和540萬元的大單。企業目前合作的品牌主要為安踏、李寧等國內知名品牌,今年一季度企業銷售額同比增長了30%。”洪莊明坦言,他對市場非常有信心,將把業務擴展至國外,尋求與國際一線品牌合作。面對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義烏工業經濟展現出較好的市場適應力和競爭力。成績的背后,是義烏市委市政府堅定不移地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以優質服務激發企業生產經營能力結出的豐碩果實。今年以來,義烏以“四大雙千”為載體,主動入企問需求、送服務、強信心,幫助企業和基層解決實際問題。圍繞一季度“開門紅”,聚焦穩企安商促發展,市級領導班子成員以上率下,市、鎮街、村社三級聯動,開展“拉網式”走訪服務。? 今年以來,義烏在落實好省級政策的同時,發布了《關于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包含8個重點領域政策包,共計58條政策措施,涉及財政資金82億元,全力“拼經濟”。8個重點領域政策包中就有涉及擴大有效投資、科技創新、“4+X”制造業集群培育等方面。工業經濟要實現高質量發展,既要在發展方向上突出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集群化,發展動力上也必須持續深化新舊動能轉換。作為義烏前50強企業,近年來,浙江高普服飾有限公司發展穩中有進,企業每年的銷售額保持10%至15%增長。持續向好的背后,得益于高普服飾始終堅持科技創新,注重產品設計和品質提升。“以前研發一款新品最少要2天時間,而且設計圖案要打樣后客戶才可以直觀看到樣品,中間要經過反復修改,效率低且成本高。”該公司總經理朱智慧介紹,針對研發環節,公司在帽子的設計研發上投入了大量的成本,同時引進3D技術,將設計、生產車間升級為數字化車間。營商環境好不好,企業最有發言權。“1天內協調確定臨水臨電等事宜,1天內辦出施工許可證……‘義烏速度’再度刷新正是由于義烏助企幫扶的不斷優化。現在不管遇到啥困難,只要一提出來,政府人員都能第一時間協調解決。”正泰項目現場負責人說。今年以來,在推進正泰項目時,經濟技術開發區打好“提前量”,早謀劃、早介入、早對接,多次協調相關部門組團上門服務,研究推進規劃許可證辦理,指導標準化建設、安全生產,協助完善前期資料,確保各環節無縫銜接、高速接棒。
在政府、企業的“雙向奔赴”中,義烏工業經濟正以“拼搶干”的決心、“更加專注”的定力,用“進”的目標夯實“穩”的基礎,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義烏篇章貢獻力量。
夯實基礎做大貿易“朋友圈”“我來義烏開貿易公司不到一個月,已經出貨十幾個柜了。”4月19日,記者在義烏港見到正在忙碌裝柜的巴基斯坦外商哈桑·賈偉德。“在義烏辦理一家公司非常方便,提交完申請材料很快就能拿到營業執照。義烏有貨源、物流優勢,我想在這里創出一番新天地。”哈桑豎起大拇指笑著說,他激動地拿出手機展示在義烏新注冊的營業執照。
今年以來,像哈桑一樣選擇來義烏創業的外商數量明顯上升。據統計,今年以來,義烏常住外國人已重回1萬名,比2022年上半年增長約20%。臨時入境來義外商也已經突破了1.24萬人次。截至3月中旬,義烏今年共新設外資公司181家,比去年同期增長123%。這181家外資公司,投資來源遍布五大洲的49個國家。除了成立新的公司,還有大量外商通過投資入股現有公司的方式來義烏發展。
商城集團市場運營分公司負責人王向榮介紹,外商增多,于年初出臺的《義烏市優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涉外服務十項舉措》政策,和市商務局特別發出《義烏萬名國際采購商邀請行動倡議書》休戚相關。
走進國際商貿城,一個挨一個的小小店鋪里,業主們滿懷信心迎接海內外客商:有的正忙著上新,有的緊盯屏幕處理訂單,一切井然有序。在義烏國際商貿城一區一樓,做面具生意的經營戶朱澤偉剛接到了一筆來自印度客戶的訂單——100萬個面具產品。“德國、意大利、印度等世界各地因疫情取消或規模縮減的狂歡節將陸續重啟,這給我們帶來了全新的增長點。”朱澤偉說,這一變化,讓同行個個摩拳擦掌準備大干一場。
人流即生意,經營戶們紛紛主動出擊,趁熱打鐵。“外國的客戶變得積極起來,訂單量多了起來,這就是信心恢復的信號。”位于國際商貿城四區“捷豪竹木制品”負責人傅妙玲感觸最深的是,今年以來,外商問得最多的問題就是,有沒有新產品。“疫情發生以來,我們在產品更新力度上從來沒有“懈怠”過,一個季度我們新產品開發不少于50款。”傅妙玲說,目前我們的訂單已經排到了6月底。
據了解,截至今年3月底,國際商貿城日均客流量達20萬人次,其中日均進場外商達2000多人次,已恢復到疫情前水平。
作為“世界超市”,義烏的外貿企業承擔著將成千上萬的商品輸送到全球各地的重任。今年以來,義烏開足馬力拓市場。全面落實“百團千企拓市場”活動,通過政府團、企業團兩手發力,推動一批重點扶持的抱團出境參展項目。截至3月底,義烏已組織8個企業團、3個政務團,共251家企業、502人赴境外參展,根據問卷反饋,企業簽約意向訂單超過1500萬美元,訂單信心指數明顯回升。
一個個火熱的場景
匯聚成推進義烏建設的強勁力量
以首季“開門紅”
書寫出加快推進
義烏崛起的“春天答卷”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