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資訊 >  >> 
環球視點!實施“甲狀旁腺切除術+自體移植術” 浙大四院讓腎衰病人迎來新生

時間:2023-05-03 10:07:30    來源:義烏城市網

前不久,接受了12年透析治療的25歲腎衰病人小明(化名)迎來了新生:浙大四院專項MDT團隊順利實施了“甲狀旁腺切除術+自體移植手術”,成功幫助小明延續生命、提高生活質量。

小明因為腎衰竭,從13歲起就接受治療。隨著透析齡的增加,他要忍受越來越重的皮膚瘙癢、骨關節疼痛、乏力、納差、失眠等多種不適……去年發病時,小明一如既往地遵醫囑控制飲食、按時吃藥,然而癥狀卻越發加重。


【資料圖】

原來,腎衰患者早期可以通過飲食控制、調整透析方案、口服降磷藥物等治療控制病情。但部分患者仍存在難以控制的鈣磷代謝紊亂,甲狀旁腺激素更是失去了控制一般持續升高。控制不住后,會出現骨痛、關節不適、皮膚瘙癢、骨骼畸形,嚴重的可以出現自發性骨折、嚴重血管鈣化、心功能不全,甚至死亡風險增加。

由于病情惡化,小明不僅要接受藥物的反復調整,高額的醫療費用也壓得他喘不過氣,這讓長期以來配合治療的他失去了信心,開始自暴自棄:不規律服藥,隨意吃喝。他的媽媽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帶著小明跑了多家三甲醫院,才了解到可以通過切除甲狀旁腺來改善癥狀。

但是,甲狀旁腺切除手術難度大,風險高,小明母子均被手術風險嚇退。今年年初,小明母子從其他病友口中得知浙大四院腎病科已經開展了多例次“甲狀旁腺全切+自體移植術”,重新萌生了手術的念頭。

入院后,浙大四院核醫學科ECT檢查發現,小明有4枚增生的甲狀旁腺組織,需要手術治療。但多次化驗顯示血小板最高只有30*10^9/L(正常>100*10^9/L),再加上脖子粗短等原因,面臨極大的手術風險。

浙大四院腎病科主任楊毅了解這一情況后,決心為這對可憐的母子解除困擾他們多年的難題,并聯合普外科、重癥監護室、麻醉科、放射科等組建多學科專家團隊(MDT),進行了多次疑難病例討論,詳細制訂手術治療方案。

手術當天,一切準備就緒后,普外科主任鄭毅雄、腎病科主任楊毅主刀,帶領多學科團隊開展了“甲狀旁腺全部切除+前臂自體移植術”。術中,團隊切除了4顆甲狀旁腺,并進行了處理和自體移植,分為兩路移植于小明手臂肌肉內。

術后不到1個月,小明恢復到正常生理需要的甲狀旁腺激素的分泌水平,徹底擺脫了皮膚瘙癢、關節疼痛等各種不適,睡眠改善,體能恢復,還能夠正常走路、工作和生活。更幸運的是,手術治療后貧血、心功能不全等各項指標也明顯改善,達到了腎移植的術前標準,而他也等到了合適的腎源。

如今,小明已經接受腎移植,身體各項機能運行良好。他非常感激當時浙大四院MDT團隊人員的付出和關心。他說:“如果當時不接受甲狀旁腺手術,可能錯失了移植機會。身體情況太差,即使接受了移植,術后移植腎功能惡化風險也非常大。遇到浙大四院是我的幸運!”

學科團隊的每一位成員也為小明的康復感到高興,并鼓勵他:“疾病總是讓積極的人更加堅強,大病初愈也總讓人更加熱愛生活,祝愿你未來的人生盡是坦途,一路生花,一路精彩,成就幸福人生!”

關鍵詞:

X 關閉

X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