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資訊 >  >> 
追溯每一滴“西堡生態”牛奶的全過程 世界速遞

時間:2023-05-11 05:06:53    來源:青海日報

本報記者 潘 玲 通訊員 俞惠珍

4月下旬,記者走進西寧市湟中區西堡生態奶牛養殖場,只見飼料儲存棚內放滿了飼草料,旁邊的混合一體攪拌機正在工作,基地飼養員馬佐邦正忙著調配飼料。不一會兒,攪拌好的飼料就被送到了奶牛嘴邊,牛牛俯首進食,吃得香甜。

“這可是奶牛非常喜歡吃的上等‘營養餐’。現在飼料有三種,一種是苜蓿草,營養價值高,另外是青貯飼料,還有精料。每頭牛每天大概需進食32公斤。”


(相關資料圖)

對于奶牛來說,苜蓿是很好的蛋白飼料,而青貯玉米經過發酵后,又是優質的纖維飼料。養殖場根據荷斯坦奶牛的體質,對發酵好的青貯玉米按照一定比例進行精粗搭配,添加泌乳料、維生素等配料,實現營養全面均衡,保障了奶源質量,真正實現養好牛、產好奶。

“根據目前乳品加工廠的檢測指標,脂肪含量在4.3%左右,蛋白質含量在3.3%左右,指標特別理想。”養殖場場長趙福成介紹道。

西堡生態奶牛養殖場是目前省內規模最大的現代化奶牛養殖基地,奶牛存欄1400余頭。養殖場采用智能化飼喂、自動化擠奶系統,既提高了生產效率,又從源頭保障了牛奶的安全、可靠。

據了解,飼喂這些奶牛一年需采購各類飼料1.4萬余噸,通過訂單方式可帶動500多戶農戶種植飼草267公頃,戶均增收4000多元。

每天上午10時許,一頭頭奶牛會沿著特定通道進入擠奶轉盤。經過消毒、清洗、套杯等步驟后,機器手上的吸奶器伸出,各自抓住一只奶頭開始擠奶。隨后,機器將已經擠完奶的奶牛轉出擠奶位置,為下一頭奶牛騰出空間,整個過程僅需12分鐘。

“這個轉盤可同時供50頭牛擠奶使用,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鮮奶品質。”趙福成說,牛奶在擠出后兩小時內要快速制冷到4℃以內,并在當天轉運到互邦乳業進行加工生產,以保障其新鮮。同時,為確保牛奶安全,會對生乳進行全指標檢測,全部合格后才能投入生產。

可以說,從奶牛吃的飼草飼料、喝的水,到產出的牛奶,全過程都是層層把關,使每一滴牛奶安全優質,并實現全過程可追溯。

提及乳制品,不得不說奶源,這是至關重要的“命門”。據了解,為了打出高原品牌,互邦乳業曾向外地多家企業尋求合作,但都由于奶源和成本的原因,以失敗告終。

“現實中,乳制品企業面臨的一個難題,就是當你有足夠奶源的時候,品牌知名度各方面達不到,等這些都達到了,現有的奶源又不夠了。2021年,湟中區委區政府在西堡建了這個牛場,我們就有了非常好的契機,奶源在湟中區,加工也在湟中區,產品質量穩定,口感各方面都能夠保證,尤其是新鮮度。”公司負責人劉衛華告訴記者,工廠加工能力是日處理50噸,目前每天能加工20噸,從飼草種植到奶牛養殖,到乳品加工已形成完整的產業鏈。

《青海日報》(2023年05月11日 第8版:農牧)

聲明:以上內容除注明來源稿件外,均為青海日報原創稿件,未經書面許可嚴禁轉載!

關鍵詞:

X 關閉

X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