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這是5月14日在內蒙古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境內的高格斯臺罕烏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拍攝的蒙古郁金香。(受訪者供圖)
內蒙古大學生態與環境學院教授趙利清表示,此次發現的蒙古郁金香種群分布面積約1公頃左右,自20世紀70年代末以后,蒙古郁金香消失了40余年,曾被認為野外功能性滅絕,此次發現實屬罕見,對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珍稀瀕危植物研究具有重大的科研價值。蒙古郁金香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一般高10至25厘米,鱗莖卵形,有6個鮮黃色花被片,雌蕊略短于雄蕊。蒙古郁金香屬于早春類短命旱中生植物,生于草原帶覆沙地中,僅分布于我國內蒙古,是內蒙古特有種,也是郁金香屬植物在全球分布最東的一個物種。這是5月14日在內蒙古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境內的高格斯臺罕烏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拍攝的蒙古郁金香。(受訪者供圖)
高格斯臺罕烏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西遼河和錫林郭勒草原的重要水源涵養林區,處于草原與森林交匯過渡帶,多樣的生態系統里生活著大量國家重點保護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來源?|?新華社 FM93交通之聲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