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后4個月
經歷過呼吸機插管、藥物治療
手術、袋鼠式護理
(相關資料圖)
……
“巴掌寶寶”小六六
終于健康回到了
父母的懷抱
作為浙中地區
出生胎齡最小的寶寶
小六六的成功救治
打破了我市
搶救存活最低胎齡未成熟兒
的紀錄
如今的小六六,會自主翻身,餓了還會“發脾氣”,很難想象4個月前,他只有巴掌那么大小。今年1月4日,小六六在浙大四院產科出生。剛出生時胎齡僅24周,體重750g,屬于超早產兒,體型甚至只有成人巴掌那么大。虛弱瘦小,皮膚薄而透,胸壁的肋骨清晰可見,脆弱得令人心疼。
小六六媽媽:
“他很堅強,這么小都挺了過來,說實話現在我自己都感覺不太真實?!?/p>
浙大四院兒科副主任醫師 王月紅:
“對我們來說,小六六救治難度極大,因為28周以下的孩子是超早產兒,發育極不成熟,存活率只有50%左右,而且致殘率很高。”
??????受早產影響,小六六存在嚴重的支氣管發育不良、動脈導管未閉、呼吸衰竭、顱內出血等一系列未成熟并發癥,被緊急送往NICU住院治療。
浙大四院兒科首席專家 杜立中:
“小孩胎齡越低,肺越不成熟,所以出生后第一個問題就是要建立呼吸,沒有呼吸就不能生存。不會呼吸怎么辦?維持正常呼吸需要表面活性物質,他沒有,我們就用人工的表面活性物質來代替。”
醫生表示,當時所有人都做了最壞的打算,也從生死線把小六六拉回來了好幾次。動脈導管結扎術,心肺治療與營養管理……在住院的4個多月時間里,堅強的小六六不?!瓣J關升級”。先后經歷了重度窒息、肺部感染、動脈導管未閉、凝血功能障礙、支氣管肺發育不良、早產兒視網膜病等多個并發癥,最終,在醫護人員的早期干預與積極治療下,一次次闖關成功。出院時,體重從最輕時的750克翻了將近6倍。
浙大四院兒科副主任醫師 王月紅:
“總共過了呼吸關、營養關、感染關,到現在主要是過神經系統這一關。整整4個月、100多天,小六六總算可以過上人生中的第一個‘六一’?!?/p>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
醫護人員還將繼續定期
為小六六做出院后隨訪
和家庭護理指導
為醫護人員點贊!
也為小六六,加油!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