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之又細,從每一個環節著手,一絲不茍追求抓落實的質量。
按照“項目服務制度化、問題困難清單化、督查考核責任化”的“三化”工作機制,咸陽高新區實施“領導包部門、部門包人員、人員包項目”的三級垂直包抓體系,確保責任到領導、任務到部門、包抓到個人;同時,在高新區高質量項目推進年行動方案中,確定了六個行動目標(即總量合理增長、創新驅動發展、儲備更加充足、建設速度提升、產城融合加快和要素保障有力),提出“三聚焦三推進”突破方向(即“聚焦產業升級推進高質量招引、聚焦產城融合推進高速度建設、聚焦提質增效推進高標準服務”)。根據以上任務目標和突破方向,在重點任務中明確了四個方面(即做深做實高質量項目謀劃儲備、推動高質量項目建設提質加速、全力做好高質量項目要素保障、優質高效做好高質量項目服務管理),圍繞這四個方面提出了19項具體重點工作任務。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新之又新,對每一個舉措優化,讓每一個決策都產生效力。
結合咸陽市“高質量項目推進年”工作任務,與前期印發的《咸陽高新區高質量項目推進年行動方案》充分銜接,將行動目標進行分解,依托一個個具體的活動來實現,以“十拼十強”為主題,開展形式多樣、主題鮮明、全員參與的高質量項目推進年系列活動,引導更加堅定自覺地把思想聚焦到項目上、精力集中到項目上、工作落實到項目上的風向,不斷推進項目建設質效提升,形成實施項目、壯大實體、帶動增長、協調發展的良性循環。
實之又實,把問題一個一個解決掉,讓項目一批一批開工建設。
一是強化項目要素服務保障。鑒于咸陽高新區審批權限有限的現狀,高新區對本級權限采取首問負責制,一站式辦理,對上級權限,采取“包幫墻內事、幫辦墻外事”。另外,在土地保障供應上,一方面通過對擬用地塊提前進行收儲;另一方面通過邊協調土地指標,邊組建上報的方式,盡可能縮短辦理時限。在項目建設上,堅持倒排工期,定預案、搶時間、保進度,不定期由管委會主要領導帶隊,現場調度項目建設進展,協調解決項目建設中的資金、土地、用工等方面困難和問題,全方位做好項目建設的服務保障,截至目前,向陜西省、咸陽市提交重點項目建設存在問題20余條,召開項目推進會10余次,幫助協調解決具體問題10余項。
二是抓好項目開工建設。截至5月底,咸陽高新區市級重點項目開復工48個,開復工率92.3%,其中,新建項目開工24個,開工率85.7%;市級重點項目完成投資76.58億元,預計上半年天成航材三期、西橡院大飛機配套項目等7個產業化項目將進入試生產;8月底,西部智谷三期41棟廠房將交付使用;年底前,G8.5+基板玻璃項目將點火試產。
三是常態化做好項目謀劃儲備。今年以來,咸陽高新區實施市級重點項目52個,總投資572.2億元、年度計劃投資206.9億元;從個數、體量上來看,均在全市15個縣區及管委會中位列第一,重點項目數量占全市的10.3%,總投資額占15.2%,年度計劃投資額占13.8%。另外,今年以來分兩批共謀劃專項債項目50個,通過國家審核25個,通過率50%;首批發行項目5個,債券發行額8.1億元,占全市比重21.57%,名列第一,資金現已全部撥付到位。
近日,咸陽市勞動競賽表彰大會暨首屆“咸陽工匠杯”職工職業技能大賽在咸閉幕。咸陽高新區被授予“2022年度咸陽市重點項目‘四比一建’勞動競賽優秀組織單位”,高新轄區同時獲表彰的還有3個工人先鋒號、1名標兵、1個優勝單位。
今年以來,咸陽高新區以落實全省開展“三個年”活動部署為抓手,緊扣“全市高質量發展創新提升目標”,圍繞“136發展思路”,以“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為統攬,以規劃引領、產城融合、雙招雙引、項目帶動、產業集群、創新機制為抓手,力爭到2030年GDP突破千億元,成為西安-咸陽一體化先行區、產城融合示范區,并在項目建設、優化營商、隊伍建設等方面持續發力,突出規劃引領布全局,加快產城融合促建設,圍繞雙招雙引聚資源,聚力項目建設擴投資,聚焦優勢產業抓招商,創新體制機制增活力。
下一步,咸陽高新區將樹牢“項目為王”的鮮明導向,拿出育新局的“細招”、應變局的“新招”、破困局的“實招”,以只爭朝夕、奮勇爭先的精神狀態打好項目服務“組合拳”、跑出項目投資“加速度”、推動項目建設“高質量”,集中精力,全力以赴推動高新區高質量發展再上新臺階。
(圖片來源:咸陽高新區)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