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7月1日,首都兒科研究所成立65周年學術活動暨兒童健康高質量發展研討會在日壇賓館會議中心舉行。北京青年報記者從會上獲悉,未來,首兒所將構建“3+N”發展格局,朝陽院區將建成兒童國際醫療中心和兒童保健中心,通州院區將建成世界一流、守正創新、人民滿意、研究型創新型的示范兒童醫院,西城院區要建成兒童早期綜合發展國際交流中心。
首都兒科研究所黨委書記劉中勛致開幕辭,他指出,65年來,首兒人始終堅持服務兒童健康的初心不動搖,劈波斬浪、勇毅前行,取得了許多令人矚目的成就。近五年來,醫療服務不斷提質增效,年度總診療人次達到230萬,年出院病人人次達3.7萬,年住院病人手術量達1.2萬人次;科研工作高歌猛進,五年新增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國家級研發課題51項,在研經費超1.4億元,發表SCI Q1區影響因子5分以上高水平論文115篇,碩士、博士生導師80余人,培養碩士、博士研究生154名,承擔24個國家級、10個市級繼教項目。此外,通州分院建設土護降施工已全部完成。
劉中勛透露,未來,首兒所將構建“3+N”的發展格局:朝陽院區將建成兒童國際醫療中心和兒童保健中心,通州院區將建成世界一流、守正創新、人民滿意、研究型創新型的示范兒童醫院,西城院區要建成兒童早期綜合發展國際交流中心,通過互聯網大數據形成發展下屬企業和各類醫療聯合體,形成“N”個發展點,立足京津冀,輻射全中國。發揮所帶院的優勢,探索兒童不得病、少得病,保障兒童健康的新機制和服務的新模式,實現由“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同時更加關注兒童的生長發育,打造有溫度的醫院、提供有關懷的醫療、培養有情懷的醫生,讓每個孩子黨的關懷下茁壯成長,最終實現院所共建,醫、研、藥協同,全力打造以兒童保健為特色、以醫療救治和健康促進為一體的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國家級兒童醫學研究中心。
北京市醫院管理中心黨委書記潘蘇彥在致辭中對首都兒科研究所建所65周年表示祝賀,并提出五點希望:第一,切實加強領導和統籌,全力推進一院三組的建設,盡快建成通州院區并投入使用。第二,切實加強學科的專科建設,立足優勢和特色,加快推進國家級的兒童保健中心建設。第三,不斷深化互聯網醫院以及國際一流的內涵建設,引領兒科示范互聯網醫院建設,為患兒提供預防治療、康復和自主健康管理的一體化服務,積極推動和服務于首都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新格局。第四,持續推進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經過一代代人的努力,首兒所的明星小藥和院內制劑已經享有盛譽,希望加快推進院內制劑的成果轉化工作。第五,努力提高所院的精細化管理水平,提升所院的運行管理效率。
北京市衛生健康委黨委書記鐘東波在致辭中表示,兒童健康是全民健康的基石,是人類可持續發展的前提。截至去年,北京市嬰兒死亡率為1.26‰,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為1.93‰,主要健康指標達到發達國家水平,這其中就有首兒所作出的突出貢獻。希望首兒所繼續圍繞首都的城市戰略定位,圍繞兒童健康重點難點問題,以優異的科學研究、優良的專業技術、優質的保健服務,醫、教、研、防一體化發展,為首都新時代發展,為北京市乃至全國兒童的健康事業再立新功。
開幕式后,以“砥礪奮進新時代,首兒筑夢向未來”為主題的高質量學術論壇正式開始,多位專家學者作了相關主題報告。本次學術論壇還設立了13個分會場,覆蓋了兒童重癥、兒童血管疾病及介入治療、消化、新生兒、遺傳、風濕免疫、內分泌、血液腫瘤、病原學、普外、兒童保健、心血管、營養及代謝、腎臟多個專業,邀請資深專家學者帶來專題講座,對所在領域的熱點難點問題進行深入探討。
通訊員/胡嘉 邱爽 池楊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蔣若靜
編輯/彭小菲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