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資訊 >  >> 
張興國:用常心做“長”事

時間:2023-07-10 06:43:33    來源:中國石化新聞網

2014年,張興國從湖北江漢油田來到山東萊州灣的鹽堿灘上,一晃九年過去,無論是擔任采油管理區設備管理員、生產指揮中心副主任,還是在廠生產指揮中心協調崗,張興國始終勤勤懇懇、兢兢業業,持之以恒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以實干擔當詮釋著“石油紅”不變的堅守情和進取心。


(資料圖)

學習為先手

深耕采油一線多年,從干中學、在學中干對張興國來說是常態。

2022年清河采油廠體制機制改革,從管理區競聘到廠生產指揮中心生產協調崗,負責全廠熱采、道路維修等現場工作,張興國的工作性質、工作方式都發生了很大變化。面對洶涌而至的工作量,他從摸清井站點位開始,勤跑現場,勤問師傅,勤動腦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就算年近五十,學習路上的我還是新人。”他不僅用最短的時間做到井場清、情況清、業務流程清,還新建熱采踏勘、搬遷安全指導、啟爐驗收等二十余項基礎資料,實現工作進度“一目了然”。

崗位即“戰位”

“崗位在哪里,責任就在哪里。”張興國一直這么認為。

在采油管理區,面對管線老化、腐蝕穿孔頻繁的問題,他取得上級領導支持,全面摸排后組織自行更換優化六條老舊管線1萬余米,有效降低管線穿孔概率。在協調崗,為了讓稠油熱采施工現場設計最具實效,他收集各個巡檢站井站分布圖、水網流程圖,一個個站點跑,一口口井場看,周末和節假日也經常會出現在施工現場。他堅持的“三個一”工作原則,即記錄數據一組不落,溝通環節一個不漏,解決問題一個不留,確保了工作銜接有序,運行安全高效。

質量是根基

八面河油田稠油油藏分布廣泛,原油黏度大,動用困難,熱采一直是稠油增產措施之一,熱采排兵布陣對產量影響極大。

為了確保熱采順利如期進行,張興國在熱采現場施工質量上做細做實,除了積極開展前期現場踏勘,還注重和技術人員及施工隊伍溝通,了解設備設施性能,明確安全規章制度,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不僅讓設備設施擺放合理提升運行效率,還減少臨時占地有效節約成本支出,以工作質量的提高擠出更多“熱效益”。截至目前,他圓滿完成了78口井次熱采前期踏勘,組織協調53井次熱采交底和前期運行。近日,面22區3口井實施熱采后獲日產10噸以上高產為老油田穩產再添助力,張興國工作也更有干勁了。

一年來,張興國還組織實施52井次橋板鋪設,協調五百余井次穿孔補漏,忙得團團轉很平常。面對工作挑戰,他保持一顆平常心,鹽堿灘上的烈日曬黑了他的臉龐,常年的現場工作粗糙了他的雙手,他卻不以為苦,他說:“在工作這件‘長’事上,把事干好,把責盡到,才是黨員應該做的。”

(劉智偉 陳輝)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