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資訊 >  >> 
飯店炒菜為什么放了雞精還要放味精?

時間:2023-07-11 10:04:57    來源:南方養生網

炒菜放了味精還放雞精,這是一個非常不專業的操作。

就這個問題,瀏覽了很多穿著廚師服裝的網紅視頻,很多都是放了味精又放雞精,還有一個制作高湯也放味精和雞精的,失去吊湯的意義!這些“二把刀的師傅”在餐館行業里“混的”還真不少。更可嘆的是,有些被網紅捧成“大師”的普通廚師,連生抽、老抽、醬油都搞不清是怎么回事!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味精,英文縮寫為MSG(因為字母太長所以在英語都是用縮寫),化學名是谷氨酸鈉,純糧食提煉。

雞精,也是味精的成份,但添加了復合化學增味添加劑。所以這樣看,用雞精還不如用味精更精純。而且,也就是用兩個筷子頭沾一下的量。

*用味精沒毛病,但放多少就有問題啦!因為在北京專業廚行里有這樣一句話,叫“味精廚子” ,是貶低的意思,就是味精放太多,超出了正常使用的范圍,也就是學藝不精。

“味精廚子”,在科班廚師里是“不合格廚師”的一個體現。什么都放味精,是專業廚師很忌諱的!當然,地方酒樓、餐館沒約束,打工的流動性又大,只講客源生意,并不在乎其它的烹飪飲食文化,技藝不精,就靠多放調料和味精調味,導致了“調鮮添加劑”的泛濫和亂用。更可悲是的是還被半數食客接受和傳承。其實,味精就是“鮮味添加劑”。

導致這個問題的原因,還是在于沒有規范管理,中國烹飪任重而道遠,恐怕專業傳承越走越偏。

早在30年前,我給廚師授課,有勞動局的規范考核標準,來自全國各地的廚師都是認真記述的。而2000年后改革突起,從現實到今天看到傳承已經不重要,急功近利才是正道。

在八十年代,我們為專業廚師授課,全國進京進修廚師考證班培訓時,關于“味精廚子”這個問題基本上都會著重講述“如何正確使用味精,著重不能多放。而雞精和雞粉不過20幾年的光景,隨著八十年代末港式粵菜在北京的興起,由香港進入內地市場又慢慢進入家庭。

廚行里有一句笑話,是對學藝不精,還亂來的人的調侃……如您看到一個廚師煮菜放完味精還放雞精,就會調侃的說:“和師娘學的吧”…當然都是比較熟悉的人才會這么說。

學廚就像做人,要嚴于律己!(網絡笑話:要講武德!)

學炒菜就像做藝術,要一絲不茍而精益求精。

首先,見到放完味精又放雞精的廚師,做為同廚房的管理者…廚師長、師傅、前輩都有責任告訴他這樣操作是不正確的!而不是看到甩一句 “夠鮮…噠……”然后走人。

菜是否好吃,靠的是火候和烹調手法,也就是軟糯口感,次要才是調味,決定味型走向。

如蘇軾著名的燒肉技法,就是慢火慢燉,哪有味精和雞精,原料新鮮,火候恰到好處才是真理。

現在,市場“混加添加劑”的調味料太多,但這種情況在星級酒店應該很少,因為在酒店里根本不會采購這些亂七八糟的調味品,飯店用的調味料都是十分講究和嚴格把關的,市面上的一些雜亂復合調味品根本不適用于專業的科班廚師,主要流向于市民的廚房。

所以,味精?雞精這樣操作的一般都是社會上的餐館、和一些網紅餐館等等。很多人是會炒菜,可能還很會炒!但不是科班出身就是不一樣,一個動作一個舉動,一拿刀,一放刀就可以看出來。很多人可能不了解真正的廚師,科班一舉一動都是很嚴格的,非常的規矩和嚴謹。

如果,炒一個菜或一份炒飯,你能放1/2茶勺的味精,那么……恭喜您!您已經成為一名“名副其實的味精廚子”啦。

味精,只是一種依賴心態,不信您試試,您不用它、不買它、不放它,過一段時間,誰也不會在乎味精的存在。

原創文章,原創圖片,??Patrick邵

關鍵詞:

X 關閉

X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