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資訊 >  >> 
達利食品揮別港股,“復制粘貼”的產品策略還行得通嗎?

時間:2023-09-08 12:31:27    來源:

9月1日,在香港聯交所上市8年的達利食品選擇退市。


(資料圖)

回望2015年初登港股時,達利食品頂著的是“全球消費品項目最大的IPO(首次公開募股)”的光環。關于退市,達利食品給出的理由是,股價表現不佳、股權融資能力有限等。

對于是否會到A股上市,9月1日,達利食品對新京報記者表示,目前沒有這一方面的運作計劃。

從蛋黃派到薯片等各類零食,憑借“跟隨戰略”,達利食品的營收近幾年上升到200億元級別。不過從產品結構看,達利食品的新品依然難堪重任,成熟品牌也面臨市場萎縮的“痛苦”。業內人士稱,達利食品受“委屈”,與其產品力不足、護城河不深有著重要關系。

告別港股

在港股市場,“達利食品”這一簡稱將成為歷史。9月1日,在食品飲料行業占據重要地位的達利食品正式從港股退市。此前,上交所也發布公告稱,滬港通下港股通標的名單發生調整,達利食品調出。

根據達利食品官網介紹,創始人許世輝1989年9月創立達利食品集團的前身惠安美利食品廠。1992年,福建惠安達利食品有限公司成立,并開始使用“達利”字號。到2005年,“達利園”“可比克”“好吃點”等品牌陸續誕生,組成了達利食品的產品矩陣。

2015年,達利食品在香港聯交所上市,成為當年全球消費品項目最大的IPO、港股最大的民營企業IPO,也是亞太區12個月以來最大的食品飲料行業IPO。雖然股價長期表現低迷,但達利食品市值也曾沖過千億港元門檻。

今年6月27日,面對不太活躍的市場,達利食品選擇退市。其發布公告稱,公司及要約人融世國際聯合公布,要約人要求董事會向計劃股東提出建議,透過計劃安排方式將公司擬私有化,建議涉及注銷計劃股份。待計劃生效后,達利食品將按照相關規定向聯交所申請撤銷股份于聯交所的上市地位。而在此前的6月21日,達利食品停牌,截至6月20日收盤,其股價為港元/股,市值為372億港元。

融世國際認為,由于股價低迷,達利食品已喪失維持上市地位的優勢,股權集資能力有限。達利食品股份一直在相對較低的價格區間交易,成交量有限,這不符合達利食品在業內的地位,也不能向市場傳達其真實價值。自2015年首次公開發售以來,達利食品并無通過股權發行籌集任何資金,因此維持上市地位從融資角度而言意義有限,但仍會產生維持上市成本。達利食品自聯交所退市,有利于節省與合規及維持公司上市地位相關的成本。

有人為達利食品算了一筆賬,其每年為維持上市地位支付年審費用約520萬港元,上市以來已花費4160萬元。從節約成本的角度看,退市不失為一種選項。

香頌資本董事沈萌向新京報記者表示,港股現狀確實是比A股的估值低、流動性弱。達利食品雖然業績表現穩定,但增長率潛力和想象空間都比較有限,無法激勵投資者預期。上市并不能給達利帶來更多的收益,也難以增加達利品牌的影響力。

對于本次私有化,達利食品9月1日向新京報記者方面回應稱,除考慮資本市場表現、融資能力有限等外部環境因素外,公司也希望在當前充滿挑戰的環境中,減少對股價表現、股息率等資本市場事項的關注,進一步專注于產業升級、提升核心競爭力。對于是否會到A股上市,達利食品稱公司目前沒有A股資本運作計劃。

業績見到天花板

作為此前聯交所的明星企業,達利食品在食品飲料行業有著不小的競爭力。財報顯示,2022年其收入為億元,凈利潤為億元。

雖然業務體系龐大,但2022年達利食品營收同比下滑%,凈利潤同比下降%。從業務層面來看,達利食品旗下家庭消費分部收入同比上升%至億元,休閑食品分部收入下滑%至億元,即飲飲料分部收入同比下滑%至億元。家庭消費、休閑食品、即飲飲料的毛利分別為億元、億元、億元,分別同比下降%、%、%。

從2015年上市到2019年,達利食品營收呈現增長狀態,但2020年達利食品營收出現下滑,下滑幅度為%。經歷下滑后,2021年達利食品營收達到億元,是其業績頂點,2022年其營收又縮回200億元以內。

2022年7月,高盛發布研究報告稱,將達利食品評級由“買入”降至“中性”,將2022—2024年每股盈利預測平均下調10%。另預計2021—2024年收入年復合增長率放緩至%。報告中稱達利食品專注于推出新產品、進入新品類,將越來越具有挑戰性,包括需求前景、在低線城市中經銷商增加新、優質產品庫存和促銷的意愿,可能會帶來壓力。公司在過去幾年中分銷商盈利能力下降,以及競爭環境更加激烈和較短的產品生命周期可能會減慢其收益的步伐,或需要更大的投資來推動增長。

產品創新勢在必行

蛋黃派、涼茶、薯片……達利食品的這些拳頭產品及其背后的八大品牌,至今受到不少消費者的喜愛??v觀達利食品的發展史,蛋黃派讓達利食品嘗到“復制粘貼”策略的甜頭。

1995年,韓國食品企業好麗友進入中國,隨即推出派系列產品,包括巧克力派、蛋黃派等,并打出“好麗友,好朋友”的宣傳口號。彼時中國零食市場正處于初步發展期,好麗友派系列產品俘獲大批年輕消費者。據公開資料顯示,2002年,達利食品推出“達利園”系列的蛋黃派,與好麗友口味類似,但價格更低,因而大賣。

嘗到“復制粘貼”的甜頭,達利食品開始類似的發展之路。隨后幾年中,可比克、好吃點、和其正、樂虎在中國消費市場對應領域中逐漸站穩腳跟。以其近年重點發力的“豆本豆”豆奶為例,該產品出現之前,維他奶的豆奶產品讓消費者印象深刻。而達利食品財報顯示,豆本豆自從2021年開始,作為豆奶行業排名第一的品牌,市占率持續提升,2022年銷售收入上升%至億元。

但并不是所有的產品都如豆本豆一樣,能在與各類巨頭的競爭中謀得生存空間。2021年,達利食品遭遇上市以來首次凈利潤下滑。在這一年,豆本豆銷售收入達億元,同比增長%。樂虎的銷售收入也實現%的同比增長,達到億元。相比之下,涼茶業務并沒有起色,銷售收入同比下降%至億元,被上述兩個品類超越。

2022年,涼茶和其正、功能飲料樂虎所在的即飲飲料板塊業績下滑,其中樂虎銷售收入同比下降%至億元,茶飲料銷售收入下降%至億元。

達利食品正面對來自各個品牌線的壓力,功能飲料領域,除了老對手紅牛外,東鵬特飲正在快速占領市場,其母公司業績也大漲。根據尼爾森IQ的報告,2023年上半年,東鵬特飲在中國能量飲料市場中銷售量占比,由2022年末的%提升至%。在豆奶領域,乳業巨頭伊利、蒙牛都在大力扶持其豆奶品牌。

數據顯示,2022年,達利食品研發費用率處于行業低位,為%,低于三只松鼠、鹽津鋪子等品牌。達利食品也認識到急需培養新的爆款重要性。達利食品在財報中表示,2023年將不斷推進休閑食品健康增長,激發即飲板塊迸發新的市場活力,推進植物基的高端和創新,擴大短保的優質終端網點布局和規?;瘍瀯?。

達利食品方面對此回應新京報記者稱,圍繞消費升級新趨勢,通過產品研發創新、新品類布局,達利食品打造了豆本豆、美焙辰兩個銷售額均超過10億元的新品牌。同時,通過優化老品類,繼續鞏固原有優勢品類的領先地位。未來,達利食品仍將以創新為核心驅動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沈萌認為,達利食品的發展模式或許被部分觀點認為缺乏創新,但達利的定位也許就是滿足特定的需求群體,其業績相對穩定,并沒有看出這一策略在短期內存在問題,不過中長期達利或許要做好迭代的準備。至于未來達利食品是否有機會在A股上市,他認為食品行業目前在A股并不屬于被鼓勵上市的行業。

新京報記者 王子揚

編輯 李嚴

校對 趙琳

關鍵詞:

X 關閉

X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