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環境和諧共生 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米拉多銅礦全力打造綠色生態礦山
在厄瓜多爾米拉多銅礦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經常出沒于礦山的各個角落為各類受傷的小鳥、野兔及其它受傷的小動物包扎傷口進行急救,被米拉多人稱為動物的守護神。
為實現人與環境和諧共生,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的環保理念,作為安徽省最大的海外投資項目米拉多銅礦從規劃、設計、施工到運營各個環節,全過程貫穿“生態優先”理念,將環境管理工作置于一切工作的首位,目前該礦有78名專業人員從事環境管理工作,從2010年至2021年環境投入合計1.77億美元,其中水質控制最為重要,投入1.13億美元,先后建成水質監測系統、酸性水控制系統、沉淀物控制系統和生活污水處理系統。在水質管控上,先后建立了35個地表水質監測點、10個外排水監測點、12個地下水監測點和1個生活用水監測點,2021年7月,完成清污分流系統水質和流量在線監測系統,建立了一個完整的水質監測網絡,該監測網絡已經通過環境水權生態部的批準。為了加強水文氣象數據監測工作,在項目區域內安裝了4臺在線水文氣象監測站,對雨量、溫度、濕度和風速等實時數據進行監測;按照PMA要求,按時間要求定期進行水質監測,及時發現問題,研究并處理問題,以實現外排水達標。
厄瓜多爾是一個熱帶雨林氣候國家,雨量充足,且山嵐起伏原始森林多,水質偏酸性,酸性水管理是該礦環保工作中的重要環節。目前酸性水控制系統已建成有采場導流溝、酸性水庫和酸性水處理站,對采場區域產生的酸性水進行收集和處理,其中,酸性水庫有效容積22萬立方米,酸性水處理站日處理量3萬噸,為擴大酸性水處理規模,滿足選礦雙系列運行的需要,2021年5月完成第二套酸性水處理系統施工并投入使用,酸性水總處理量每天6萬噸;銅達伊米尾礦庫酸性水處理系統,2021年10月份建成并投入使用。為了保持與地表接觸的水的質量,建有沉淀池系統,根據需要,通過添加絮凝劑和混凝劑以改善固體顆粒的沉降,定期進行清理,由礦山實驗室和SAE認證的實驗室進行水質的監測。
米拉多礦還有一臺草種播種神器——噴播機。就是把采摘的草種制成泥漿狀,然后用噴播機均勻噴灑到邊坡上,一般三個月就能長出草芽,同時礦里還在邊坡上栽種些藤類和木本類植物,以鞏固邊坡植被達到恢復如初的目標。作為露天開采項目,米拉多銅礦在施工中堅持“在剝離中復墾,在建設中綠化、在生產中美化”的綠色發展理念,采用國際先進的液壓噴播技術,通過采集草種、鋪設生物網、實施噴播復墾作業等,大力做好邊坡復墾工作。對已形成的道路高邊坡、完成功能的排土場等進行植被恢復,如1號、3號、5號、4號、6號、12號道路,廢石2號、3號、4號皮帶區域、1095和1195工業平臺區域,清污分流泄槽區域、基米事故池壩體等;截至2021年底,項目共完成噴播復墾面積1454公頃,環境復墾工作和技術得到厄瓜多爾環境水權生態部認可,秘魯《Gerens雜志》、厄瓜多爾《教育報》等媒體還對此進行了專題報道。
積極開展生物營救,保護當地生態的多樣性和熱帶雨林地區植被。嚴格履行厄瓜多爾環境水權生態部批準的環境管理計劃要求。從2010年至今,該礦每年投資約60萬美元,聘請由環境水權生態部認證的第三方服務公司開展動植物監測和拯救工作。該服務公司一直安排12名專業的動植物學家在礦山開展工作,目前在項目區域發現了61個科目192種動物(包括鳥類、魚類和昆蟲)和92個科目243種植物。每季度、年度向厄瓜多爾環境水權生態部遞交動植物監測和拯救工作成果報告進行審核和批準。
雨后,一條彩虹斜掛在半山腰,透過薄薄的云霧,一座美麗宏偉的國際花園式礦山——米拉多銅礦在崇山峻嶺中傲然矗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