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材料 >  >> 
2022年一季度礦產資源形勢分析

時間:2022-04-25 14:01:16    來源:中國有色金屬報

第一季度,我國各地區、各部門積極推出有利于經濟穩定的政策,著力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全國經濟延續恢復態勢,主要礦產品產量繼續增長,為國民經濟持續恢復和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提供了有力的資源保障。但是,基于地緣政治新動態、供應商高度壟斷、主要生產國政治變化等因素的挑戰,我國緊缺戰略性礦產品供應將會面臨價格上漲或臨時性短供等方面的壓力,供應鏈梗阻問題可能會更為突出。 主要礦產品產量增加 初級原材料產量下降 1-2月份,全國原油、天然氣產量分別為3347.4萬噸、372.4億立方米,同比分別增長4.6%、6.7%;原煤6.87億噸,增長10.3%;鐵礦石原礦1.56億噸,增長7.5%;磷礦1443.3萬噸(折P2O5 30%),增長6.1%;粗鋼產量1.58億噸,同比下降10.0%。十種有色金屬產量1050.8萬噸,下降0.5%。其中,電解銅170.1萬噸,增長4.5%;電解鋁632.7萬噸,下降1.4%;水泥19933萬噸,下降17.8%。 能原礦產品進口“量減價增” 有色金屬礦產品進口“量價齊增” 從價值角度看,1-2月份,全國進口礦產品0.74萬億元,同比增長16.4%,約占全國進口商品總額的27%。其中,原油、天然氣、煤炭、鐵礦石、銅精礦、鋁土礦等6種礦產品進口額6380億元,占礦產品進口總額86.5%。從實物角度看,全國進口煤炭3539萬噸,下降14.0%,進口金額374億元,增長116.5%;進口原油8514萬噸,下降4.9%,進口金額3229億元,增長39.8%;進口天然氣1986萬噸,下降3.8%,進口金額841億元,增長77.5%;進口鐵礦石1.8億噸,與上年持平,進口金額1208億元,下降36.1%;進口銅精礦418萬噸(實物量),增長10.2%,進口金額653億元,增長16.8%;進口鋁土礦2100萬噸,增長23.3%,進口金額75億元,增長54.1%。 大多數礦產品價格快速上漲 天然氣、鎳、碳酸鋰價格創歷史新高 3月份,秦皇島動力煤月均價940元/噸,環比下跌4.9%,同比上漲46.4%;滬鋁期貨2.26萬元/噸,環比下跌0.5%,同比上漲30.7%;全國液化天然氣LNG出廠價8172.4元/噸,環比上漲22.2%,同比上漲138.6%,3月2日最高達到8568元/噸,創歷史新高。美國西德克薩斯輕質原油(WTI)107.9美元/桶,環比上漲17.8%,同比上漲73.1%,3月8日最高達到123.7美元/桶,創2008年以來新高。進口鐵礦石到岸價150.4美元/噸,環比上漲6.9%,同比下跌9.7%。滬銅期貨7.25萬元/噸,環比上漲1.8%,同比上漲9.0%;滬鎳期貨21.6萬元/噸,環比上漲23.5%,同比上漲74.1%,3月9日最高達到26.77萬元/噸,創歷史新高。電池級碳酸鋰上海現貨價49.71萬元/噸,環比上漲17.8%,同比上漲484.2%,3月15日最高達到50.3萬元/噸,創歷史新高;重稀土氧化鋱上海現貨價1.48萬元/千克,環比上漲0.4%,同比上漲50.0%,2月24日最高達到1.54萬元/千克,創2011年以來新高;上海金交所現貨黃金397.9元/克,環比上漲4.3%,同比上漲9.8%。 采礦業利潤總額大幅增加 1-2月份,全國規模以上采礦業實現利潤2335.7億元,同比增長132.0%。其中,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實現利潤1484.8億元,同比增長155.3%;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584.8億元,增長156.7%;黑色金屬礦采選業126.0億元,增長15.5%;有色金屬礦采選業96.7億元,增長49.0%;非金屬礦采選業49.6億元,增長30.5%。 采礦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持續分化 1-2月份,全國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9.8%,其中,采礦業投資增長21.1%,較工業平均水平高出1.3個百分點。對采礦業內部各子行業而言,黑色金屬礦采選業投資增長62.5%,增速相當于全國平均水平的3.2倍;煤炭開采及洗選業投資增長45.4%,增速相當于工業行業平均水平的2.3倍;非金屬礦采選業投資增長21.1%,與采礦業平均水平一致,但略高于工業行業平均水平。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投資與上年持平,有色金屬礦采選業投資下降1.8%。(陳甲斌)

210

關鍵詞: 同比上漲 投資增長 創歷史新高 同比增長 有色金屬礦

X 關閉

X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