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材料 >  >> 
天天消息!從借設備研發到攻克行業難題——記航天科工(長沙)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熊雯瑛團隊

時間:2022-11-15 10:07:23    來源:中國有色金屬報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減重”是材料研發領域永恒不變的重要命題,以汽車工業為例,汽車所用燃料的60%是消耗于汽車自重,汽車自重每減輕10%,其燃油效率可提高5%以上。在合金材料領域,鎂合金是制造工業中可使用的最輕金屬結構材料之一。 在第十四屆珠海航展,航天科工(長沙)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材料研究院)帶去了最新的鎂合金材料產品。“我們的鎂合金產品包含超輕鎂鋰合金、中強高韌鎂合金、高強耐熱鎂合金三大系列產品,它們不僅比鋼輕3/4、比鋁合金輕1/3、比鈦合金輕3/5,與其他普通鎂合金相比,還有強度高、耐磨、抗腐蝕性強、大尺寸復雜薄壁結構塑性成型好等優勢。”新材料研究院高端輕質合金事業部副部長熊雯瑛介紹道。 走進新材料研究院展廳,展臺上陳列著企業各類材料研發成果,大到一人多高的合金材料,小到肉眼難辨的金屬粉末,無不在人們意想不到之處發揮著關鍵作用。鎂合金產品歷來是市場的寵兒,廣泛應用于3C電子產品外殼、高端音響振膜以及汽車、高鐵、航空航天等裝備中,為公司帶來了上億元的產值,但就是這樣一個“主力團”,在創立之初,連很多必需的設備都沒有。 “在創業之初,實驗設備匱乏,唯一一臺鍛壓設備是內部單位報廢后回收的。為完成材料研發,團隊成員前往西安、南京、鶴壁等地的10余家高校和鍛壓企業,東拼西湊地借用設備開展實驗。”回想當初,熊雯瑛不禁感慨。這個“主力團”在當時僅有3名成員,作為“創團元老”,熊雯瑛走過了和許多新材料科研人員一樣的“風雨之路”。在初創起步階段,團隊急需攻克鎂合金導電耐腐蝕防護技術的技術難題,同時也面臨著科研條件簡陋、人員匱乏等困難。熊雯瑛與團隊僅有的另外2名成員一道,在實驗室連續堅守600余小時,成功突破了艱難的“第一步”。在接下來的8個月里,團隊經過上百輪的實驗與驗證,成功攻克了鎂合金導電耐腐蝕防護技術難題。 作為一名“女將”,熊雯瑛每天不是在實驗室,就是在出差的路上,幾乎全年沒有自己的個人時間。遠在家鄉的父母對女兒日夜牽掛,經常驅車前往長沙探望。為了不影響女兒的工作,兩位老人總是清晨6時就出門,往返400多公里,帶來熊雯瑛愛吃的食物,吃完晚飯后再趕回老家。有一次,父母來看望熊雯瑛,她臨時接到任務,需要出差。熊雯瑛二話不說收拾完行李后便匆匆走出家門。第二天,她回到家,父母已回老家。冰箱上貼著父親寫的便條:“餃子做好放在冰箱里了。按時吃飯,少吃外賣。”看著父母親手包的餃子,熊雯瑛潸然淚下。如今,翻看熊雯瑛的履歷,所獲榮譽數不勝數:中國航天科工集團青年崗位能手、湖南航天2019年度杰出“青年崗位能手”、湖南航天2020年度航天報國英才獎,科研不會辜負每一份付出。 6年來,“創鎂團隊”一面與時間賽跑,抓緊技術攻關;一面引進人才,壯大團隊實力。目前,團隊成員兵強馬壯,專業涵蓋材料學、材料成形、機械加工、表面處理等領域,團隊已累計申請鎂合金相關專利35項。近日,該公司順利拿下了一份1.05億元鎂合金制品訂單,實現了新材料院鎂合金制品在市場上又一次巨大突破。

關鍵詞: 航天科工 技術難題 有限公司 合金材料 東拼西湊

X 關閉

X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