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拉動消費,各地開啟新能源汽車補貼競賽。
5月8日,比亞迪廣東珠海華冠4S店人頭攢動。店內經理表示,五一假期以來,店內各車型加起來已經訂購了100多臺,而整個4月份才訂購30多臺。
之所以如此熱銷,離不開當地出臺的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政策。
4月28日,廣東省發改委發布了《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活動公告》,今年5月份至6月份期間,個人消費者在省內買到“廣東省汽車以舊換新專項行動”推廣車型范圍內的新能源汽車新車獲補貼8000元/輛。
此外,4月2日,珠海市香洲區也發布政策稱,自發文之日起至2022年12月31日,在香洲區購置名單內新能源汽車的,給予消費者補助,最高每輛補助12000元。
據悉,現在一臺新能源車累計加起來,包括省補+市補+廠補在內,最多能拿到3萬元補貼。
以比亞迪的漢dm-i為例,原價為22萬元,減去各類補貼后,不到20萬元就能入手。簡直是太香了。
除了廣東省,今年以來,江西省、云南省、海南省、浙江省、山東省和重慶市、沈陽市等全國多個省市出臺了汽車促消費相關政策。比如,江西省以搖號抽獎方式,對在5月1日至7月31日期間購買新車的個人消費者予以獎勵補貼;沈陽市政府投入資金1億元,面向在沈購車的個人消費者(戶籍不限)發放汽車消費補貼。
從效果上看也很顯著,今年以來,新能源汽車的銷量依然保持高歌猛進。
從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獲悉,中國4月份新能源汽車銷量29.9萬輛,同比上漲44.6%。2022年1-4月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155.6萬輛,同比上漲112.2%。
可以預計,隨著更多地方出臺汽車消費補貼政策,今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實現預期內的500萬依舊可期。
不過,從二級市場表現看,雖然新能源汽車產銷兩旺,卻不受投資者待見。自去年12月以來,新能源板塊見頂后連續調整達30%以上,市場在擔憂什么?
早在2020年,四部委聯合發布了新能源車型補貼政策調整的通知,表示原則上2020—2022年補貼標準分別在上一年基礎上退坡10%、20%、30%。
也就是說,今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本會在去年基礎上退坡30%,并將于年底前全面取消。但由于今年各方面原因,未來補貼政策伸縮空間到底有多大,依舊存疑,也引發了市場的思考和試探。
對此,安信證券表示,新能源汽車市場已從政策驅動轉向市場驅動,補貼退坡對車企和消費者均有一定明確預期,或將短暫影響消費情緒,但是對新能源汽車整體市場增長影響有限,對新能源車銷量產生的影響有限。
當前,產業鏈0到1的階段已經度過,從1到10的過程不再擔心量,核心是有壁壘的公司兌現利潤。經過板塊半年以上的長時間調整,龍頭公司普遍下跌 40%-50%,去年風口之上的公司很多已經下跌60%-70%,板塊估值水平已經調整到2018-2019年的水平之上,中游龍頭調整到當年25-30倍,頭部企業調整到20-35倍。站在迷惘的當下,要堅定熬過去,做時間的朋友,選擇好公司,享受長坡厚雪的成長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