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6月25日,位于四川省甘孜州的柯拉一期光伏電站并網發電,標志著全球首個百萬千瓦級“水光互補”電站正式投產。電站為全世界水風光一體化開發探索出一條新路。
▲航拍雅礱江柯拉一期光伏電站
柯拉一期光伏電站是雅礱江兩河口水電站水光互補一期項目,場址最高海拔 4600米,裝機100萬千瓦,占地2.5萬畝。電站通過500kV輸電線路接入距離50公里、裝機300萬千瓦的兩河口水電站,實現光伏發電和水電的“打捆”送出。柯拉一期光伏電站是全球最大、海拔最高的水光互補項目,年平均發電量20億度,每年可節約標準煤超6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超160萬噸。柯拉一期光伏電站接入四川主網,在迎峰度夏之際投產發電,為川渝電力保供再添“生力軍”,也為7月28日開幕的成都大運會提供可靠電力保障。
▲雅礱江柯拉一期光伏電站500kV線路
水光互補,即將光伏接入水電站,用水電優異的調節性能平抑光伏輸出功率的波動性。以柯拉光伏為例,當光照好、光伏出力大時,兩河口水電站減少機組出力,將水儲存起來;當受多云、降雨等因素影響、光伏出力減小時,兩河口水電站引水發電,增大水電出力。通過水電站的調節,水光打捆后將輸出更為穩定的電能,更有利于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同時,通過水電平抑光伏輸出的波動性,電網也能接納更多的光伏接入電力系統,消納更多的新能源。
▲雅礱江兩河口水電站地下廠房
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院長李昇指出,柯拉光伏項目水光互補開發模式,可以通過水電站對光伏電站進行日內調節,促進新能源消納,提升送出線路的利用率。同時,通過水電和光伏發電年內出力特性互補,可以更好地服務受端電力需求。柯拉光伏項目將水光互補開發規模首次提升到了百萬千瓦級,具有很好的示范效應。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