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信息 >  >> 
搶抓RCEP生效先機,廣州構建開放型經濟新格局

時間:2022-03-01 16:19:59    來源:廣州日報

2022年,《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以下簡稱“RCEP”)正式生效,這將推動形成東亞太洋、歐洲和北美三大貿易板塊鼎立之勢,從根本上改變全球自貿區的地理版圖,中國對外貿易環境迎來積極變化。作為歷史悠久的通商口岸、中國對外貿易的門戶城市、“一帶一路”重要樞紐和粵港澳大灣區區域發展核心引擎,廣州擁有深厚的對外經貿基礎,在“十四五”時期承擔著成為暢通國內大循環、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重要戰略交匯點的使命。RCEP的實施,讓廣州對外開放迎來新的機遇。

廣州要搶抓RCEP開啟之先機,充分利用建設世界一線城市的新機遇,構建開放型經濟新格局,為打造世界級產業鏈、供應鏈的核心鏈提供新動能,為廣州提升文化軟實力,擴大中外文明交流互鑒,加快形成全球區域文化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建立新形象。

把握開放新機遇,建設更具影響力的世界一線城市

今年以來,廣州已經陸續頒布《廣州市貿促會推動RCEP高質量實施行動方案》《南沙自貿片區對標RCEPCPTPP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試點措施》等一系列舉措,推出11項惠企措施,打造南沙RCEP先行示范區,率先在促進RCEP高質量實施、全面對接RCEP規則方面走在全國前列。

作為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合作的先行城市之一,廣州正在加快國際商貿中心、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同時,廣州也是連接RCEP各成員國的“幾何中心”,與RCEP成員國經貿往來尤為密切,人文友好交流發展深遠。因此,廣州應當搶抓RCEP生效先機,成為RCEP區域國際樞紐城市,著力以“大開放”推進“大樞紐”建設,以“大樞紐”支撐“大開放”格局,提升身為世界一線城市的發展能級。

國際一流的交通基礎設施體系是廣州鏈接世界、輻射腹地的關鍵支撐。一方面,RCEP條款對于空運、海運、建筑、房地產、運輸、電信、金融等服務部門均作出了高水開放承諾,廣州應積極參與公路運輸及航空運輸、海運及內水運輸領域的開放建設,聯動“5+10+N”物流樞紐布局體系,與RCEP成員國共同搭建陸海空聯動、區域協調互濟的國際物流大通道,使交通物流樞紐更加集約高效、交通物流通道網絡更加完善通暢、物流服務效能更加優質。另一方面,廣州還應推動以規則、規制、管理和標準等為特征的制度型開放,對接RCEP中的海關程序和貿易便利化條款,探索優化報關、邊檢、裁定、認證、通關、監管等環節,搭建跨境電商公共服務臺,實現對通關商品全流程的電子化監控、全自動“三單比對”等功能;從國際義務的高度建設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城市,塑造“悅遠來”的國際營商環境,加強國際營銷體系建設,培育國際營銷公共服務臺,吸納更多中小企業組團融入區域產業鏈條,做好體制機制與國際標準的“軟聯通”。此外,還應重點關注東南亞國家對于物流系統、支付系統、倉儲系統等新型基礎設施的建設需求,引導本土高新技術企業開展投資合作,構建集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于一體的基礎設施支撐體系,從而提升廣州內外聯通的水

注入開放新動能,完善國際產業鏈供應鏈體系

廣州要針對RCEP內三類特色鮮明的國際市場,從不同維度促進廣州鞏固和發展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

首先,日本、韓國、新加坡、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家經濟發達,擁有完備的市場機制與良好的法治化營商環境,其信息和通信技術產業具有與廣州聯合開展技術攻關、產業鏈布局的可能。在新能源和可持續發展產業上,其與廣州的光伏、節能、新能源汽車等產業也有著巨大的合作潛力。比如,廣州中新知識城的推進將為新加坡的高端產業資源進入廣州提供更廣闊空間。這些國家先進的高端制造業核心技術與廣州強大的現代化工業制造能力相結合,有望合力打通全流程創新鏈條,幫助廣州加速培育戰略支柱產業集群和戰略新興產業集群,提高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和競爭力,增強高端要素的集聚與輻射水

其次,馬來西亞、越南、泰國、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等是東盟成員國中市場規模較大的國家,它們在各自的產業發展需求上,與廣州的信息通訊、電子、電力、能源開發、農業等優勢領域有著較為廣闊的協作空間。廣州與這些國家的產能合作,可加快傳統產業鏈的區域國際化布局,提升海外糧食、能源和資源的全鏈條進口保障能力,使廣州的特色服務出口與服務外包獲得轉型升級的機會。

再次,老撾、緬甸、柬埔寨、文萊等國發展后勁十足,其水電、農業、礦產礦藏等主要投資領域可以成為廣州珠寶、皮具、裝飾等時尚產業的生產基地,有助于廣州進一步增強全球消費資源的匯集程度,滿足消費升級對于優質、實惠產品的供給保障需求,激活消費潛力,發揮面向國內市場的“新型消費品中轉站”功能,打造全球消費潮流新高地。

總的來看,RCEP高度便利化規則有助于廣州“強鏈”“補鏈”“延鏈”“建鏈”,建設集設計、生產、研發、制造、物流、銷售于一體的國際供應鏈體系。一方面,應緊扣RCEP電子商務規則,加快無紙化貿易、電子認證簽名、區塊鏈、跨境支付等貿易數字化應用進程,支持跨境電商企業積極開拓東亞、東南亞市場,扶持社交電商、直播電商等外貿新形態新模式,在南沙自貿區試點推動貿易全鏈條數字化升級和貿易主體數字化轉型,拉動內地及國際市場消費擴容提質。另一方面,結合廣州自身稟賦優勢利用好RCEP的原產地累積規則,擴大快消品、家居家電、汽車、玩具鞋帽等優勢產品的出口規模和優質商品、先進技術、重要設備、關鍵零部件的進口規模,合理布局加工貿易梯度轉移,擴大中間產品的生產規模,設立若干特色服務出口基地,發揮好“鏈主”的帶動效應,推動國際產業鏈供應鏈布局優化。

打造開放新形象,加快建設對外文化交流門戶

目前,RCEP所設置的知識產權章節篇幅最為豐富,其中更為成員國之間開展有關著作權、商標、地理標志、專利、外觀設計等文化產業方面合作創造了有利條件。

廣州文化產業正在成為經濟社會發展新引擎。2020年全市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實現營業收入4026.42億元,動漫、數字音樂、網絡游戲、電競直播、文化裝備制造業等新興優勢產業居全國領先地位,并呈現向中高端上揚的發展態勢。同時,廣州已與66個國家的100個城市建立了友好關系,標志著廣州友城“百城計劃”達成。由此可見,廣州具備文化對外交流與合作的產業基礎與人文優勢,應抓住當前機遇,打造開放新形象,加快建設對外文化交流門戶。

對此,廣州應著力打造文化創意產業高地,持續加大在數字內容原創、傳播和服務領域的扶持培育力度,對接RCEP的服務貿易與知識產權條款,率先與RCEP成員國取得影視、音樂、游戲、出版、設計、體育等實質合作成效,提升對東亞和東南亞文化區的文化資源配置與輻射水,建成文化產業跨區域協同合作發展的引領區,向世界講好廣州故事,讓世界“讀懂廣州”“讀懂中國”。

(作者劉偉系廣東省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研究員;趙恒煜系廣東省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關鍵詞: 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

X 關閉

X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