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信息 >  >> 
瞄準千億級動力電池回收市場 北辰循環憑借獨特技術

時間:2022-04-07 15:08:39    來源:青島日報

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資源焦慮,讓動力電池回收成為富礦。

動力電池相關的原材料普遍漲價,導致整車企業成本激增、壓力加大,特斯拉、小鵬、威馬等新能源車型紛紛上調價格,提價幅度在幾千元到一萬多元不等。行業的變局正是新進入者的機會,擁有電池回收處理核心技術的北辰先進循環科技(青島)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張濤躊躇滿志。

“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一大瓶頸是資源供給增速遠低于需求增速,而回收技術又沒有跟上,動力電池報廢之后會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在張濤看來,動力電池回收正是解決資源供給矛盾的有效途徑。

經濟價值凸顯

根據中汽協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54.5萬輛和352.1萬輛,國內每賣出100輛汽車,就有13.4輛是新能源汽車。

大量動力電池的“退役”,不僅僅是一個環保問題,更有直接的經濟價值。動力電池中的鈷、鎳、鋰都是國內較為匱乏的有色金屬,以三元電池為例,鎳含量高達12%。在全球大宗商品價格飆升的背景下,動力電池相關的鈷、鎳、鋰、錳、鋁等材料價格都出現了不同程度上漲,即便到國外高價買礦也無法改變資源越用越少的現實,廢舊動力電池回收的價值隨之凸顯。

“把廢舊動力電池中的鈷、鎳、鋰等材料分選出來,可以降低對進口礦石的依賴,為生產商節約原材料成本,促進新能源行業的快速可持續發展。”張濤說。

東亞前海證券研報顯示,若以5年壽命計算,2030年需報廢處理的退役動力電池總規?;驅⑦_到237.3萬噸,其中磷酸鐵鋰電池153.1萬噸,三元電池84.2萬噸。動力電池梯次利用技術將隨著技術進步以及退役潮的來臨逐步顯示出其經濟效益,而拆解回收方面市場空間也將逐步放大,預計到2030年其市場空間將達1074.3億元。

動力電池回收的另一大經濟價值體現在降低新能源汽車的碳強度。新能源汽車雖然用的是電,但不代表不產生碳排放。去年3月10日,歐洲議會通過“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議案,對歐盟進口的部分商品征收碳稅,預計將從2023年起施行。這就意味著,產品碳強度極有可能改變出口企業的競爭優勢,對中國汽車產業破浪出海產生直接影響。

“產品碳強度可分為四個部分:原料開采的碳強度、生產過程的碳強度、使用過程的碳強度以及回收過程的碳強度。使用循環材料作為原料來源的碳強度僅為使用原生料的1/6到1/50。”張濤認為,新能源汽車同樣要計算產品的碳足跡成本,循環材料是降低產品碳足跡的重要方式。

動力電池回收不僅市場呼聲高漲,相應的政策也在加快出臺。國家發改委發布的《“十四五”循環經濟發展規劃》部署了五大重點工程和六大重點行動,其中就包括廢舊動力電池循環利用。工信部此前也表示今年將健全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系,支持高效拆解、再生利用等技術攻關,不斷提高回收比率和資源利用效率。

技術顛覆者

一邊是市場和政策層面的雙重助推,另一邊是技術和商業模式仍有待突破。

一般而言,動力電池的回收分為梯次利用和拆解回收兩個階段——動力電池剩余容量降至70%到80%時必須“退役”,部分狀態良好的電池在檢測、加工之后進行梯次利用,用作基站、發電系統的儲能電池或者UPS備用電源,無利用價值的電池則拆解回收,提煉出鋰、鈷、鎳等材料重復利用。

當前,國內汽車主機廠、電池廠、材料廠、第三方回收機構都在積極布局電池回收產業,而在“正規軍”之外,更有不少“小作坊”從事電池拆解業務,技術工藝參差不齊,市場亂象叢生。

電池回收的主要技術難點在于電池含有活材料,在粉碎分選時容易出現著火爆炸和環境污染,常見的火法和濕法技術都存在不足之處。比如,火法是指直接采用高溫分解的方法提取電極中的金屬或金屬氧化物,缺點在于能耗和建設成本非常高;濕法則是將電池破碎后溶解,在酸或生物溶液中浸取金屬,但由于電池屬于易燃材料,拆解過程中面臨起火等危險。

北辰循環采用了獨樹一幟的全干法物理破碎分選工藝,建設成本不到火法工藝的10%,同時采用先進的能源架構設計,設施運行接零排放,回收率高于95%。“我們的技術優勢在于電池破碎的環境控制,切斷著火的因素,避免化石燃料和焚燒熱解等技術的使用,最大程度降低碳排放。”張濤介紹。

作為技術顛覆者出現的北辰循環,已經獲得知名跨國公司的青睞,在上海市落地了退役鋰離子電池低碳綠色循環產線,并計劃在青島市城陽區打造低碳綠色循環產業創新基地。

張濤告訴記者:“大家可能擔心電池回收是不是有污染,但是我們能在上海這樣環評要求嚴苛的城市落地項目,證明了核心技術的領先。”

對于張濤而言,投身動力電池回收產業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從碩士階段學環境工程開始,他就一直在研究電池的粉碎、分選、冶煉工藝。

兩年前,從清華大學博士后出站的張濤決定創業,當時人在深圳的他,第一選擇是珠海、江門、東莞等周邊城市。偶然的一次機會,張濤看到了在城陽區舉辦的中國·山東(青島)博士后創新創業成果大賽,于是借著參賽的機會回家鄉青島來看看。去年,成立剛滿一年的北辰循環連續完成兩輪融資,跨國環保公司偉翔環保進行了戰略投資,青島本土創投機構里程碑創投為天使輪投資方。

在張濤看來,資本布局只是一個階段的小目標,更遠大的目標在于把北辰循環建設成世界一流的二次資源綜合利用科技創新企業。

“超級電容、風電機組、光伏板、燃料電池、柔屏、智能穿戴等產品都是可以回收的,北辰循環致力于研發跟得上時代的循環利用技術,不會局限在動力電池。”張濤正在籌劃成立未來循環技術研發中心,對燃料電池、超級電容、廢棄電子設備的循環利用進行技術開發儲備。

關鍵詞: 新能源汽車產業 動力電池 新能源車 中汽協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