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由中國能建湖南院負責的川渝特高壓線路項目包2標段,位于甘孜州康定-瀘定段,全線陡峭,海拔高程分布在1200-3400m,沿著318國道,一路蜿蜒前行,線路右側是有著“蜀山之王”的貢嘎雪山,線路左側則是鐵索錚錚的大渡河。
5月中旬,黨員突擊隊與青年突擊隊啟程出發開啟了為期三個月的攻堅工作。
包2路徑中,高山大嶺和峻嶺的比例占據79%之多,整體坡度多在30~40度之間,部分地段大于45°,許多塔位的高差有1000多米,從下車再步行到塔位,水平距離一公里,而定位高差也有一公里,往往是一早出發,下午才能到塔位。上山途中隨處可見懸崖峭壁,經常是一個塔位需要爬好幾個陡崖,利用身邊一切可以利用的樹枝藤蔓、凸出的巖石才能艱難爬上去。有時爬了半個小時,發現在地圖上才前進了幾十米。一個工程下來,好些同事鞋子都已經磨破幾雙,手套千瘡百孔,褲子上則是隨處可見的洞,我們笑稱這是最新潮流“破洞褲”。環境艱苦、氣候多變,當地請的民工許多都堅持不下來,終勘隊員卻一直在堅持。
線路所經區域地質條件復雜,易出現崩塌、滑坡等地質災害,局部區段分布大面積塊石堆積體是在航片上是看不到的,隨處可見的巨大孤石和亂石堆,對于我們的角鋼塔是嚴重的安全隱患。為了避開亂石堆,現場選兩三個小時才能把塔位定下來。更有甚者,一個塔位在現場選不下來,但面臨馬上天黑了,為了安全著想,只能第二天再來。讓人印象最深刻的是L12號塔,作為線路的一個“卡脖子的點”,前前后后爬了8次,選了十幾個塔位,經過各專業的商量下,終于定了下來。
在人際罕見的原始森林中,隊友都有不同程度的負傷。爬山中被劃傷縫了數針、被馬蜂蟄、被牛虻叮、被蜱蟲咬、因淋雨而重感冒……為了保質保量的如期完成終勘工作,不愿因為自己而耽誤進度,一直堅持在一線。線路處的章杰作為現場的電氣負責人,從始至終一直奮斗在一線,白天和大家一起定位時還背著電腦,以防現場需要改線的情況,而晚上還需要根據當天情況協調各個專業,經常晚上選線選到凌晨兩三點。
在各專業的團結協作中,在湖南院領導的大力支持下,歷時三個月,川渝特高壓線路工程終勘定位已圓滿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