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信息 >  >> 
北極將建1.4萬公里海底光纖電纜連接歐亞,已獲首筆投資-天天熱點

時間:2022-12-07 10:58:33    來源:中國電線電纜網

近日,計劃打造北極首條海底光纜的財團表示,預計耗資11億歐元(約合11.5億美元)的項目已經獲得首筆投資。


(相關資料圖)

這條1.4萬公里長的光纜主要是為了縮短亞洲和歐洲之間的光纖通信距離,最大限度地減少數據傳輸的延遲。按照計劃,這條光纜將于2025年底投入使用。據悉,這條電纜將從日本通過西北航道到達歐洲,支線連接芬蘭、愛爾蘭和挪威特羅姆斯縣。

該項目被稱為“北極連接”(Arctic Connect),電纜將通過挪威的基爾克內斯(Kirkenes)和俄羅斯北極地區的東北通道鋪設。

開發人員說,這將是首條鋪設在北極海底的光纜,它將通過北美把歐洲和日本連接起來,成為全球互聯網基礎設施的一部分。

早些時候,該項目曾計劃與俄羅斯第二大移動運營商梅加豐電信公司合作,沿俄羅斯北極海岸線鋪設電纜。但計劃去年被取消。

主導“遠北光纖項目”的芬蘭西尼亞公司表示,取消原因是俄羅斯越來越不愿授權在其領土內鋪設電纜。

遠北光纖是西尼亞公司、總部在美國的遠北數字公司以及日本阿特里亞公司的合作項目。

西尼亞公司首席執行官克納皮拉對記者說:“我們看到一些俄羅斯民族主義情緒加強的跡象,這也是我們在推進這個項目的過程中經歷的。”

他說,這條從北歐經格陵蘭島、加拿大和阿拉斯加通往日本的海纜將使法蘭克福和東京之間的數據傳輸延遲減少約30%。

總部位于丹麥凱斯楚普的北歐科研教育網說,它已簽訂了一份投資遠北光纖項目意向書,投資擬議建造的12對海纜之一。

遠北光纖項目財團沒有透露這筆投資的具體數目,但一位消息人士說,一對海纜造價約1億歐元,30年的使用壽命中還需要1億歐元的維護費。

克納皮拉說,歐亞之間現有的網絡光纜主要通過蘇伊士運河,由于那里航運交通繁忙,光纜很容易受損。

他說:“我們越來越依賴網絡,它的可用性取決于有多少可替代路線。”

芬蘭國家控股的西尼亞公司參與該項目建設是因為它肩負了改善芬蘭與外界的連通并使其多樣化的任務,目前芬蘭的對外連接主要依賴它與歐洲之間的電纜連接。

Far North Digital的技術總監蓋伊·豪瑟(Guy Houser)表示,這條新電纜將提高北極國家之間的通信速度,并改善安全。他還表示,該電纜將是一個新的平臺,為科學提供進行全球氣候變化研究的機會。日本是這條新電纜的主要樞紐。

慶應義塾大學(Keio University)教授、日本內閣特別顧問村井俊(Jun Murai)表示,日本和Cinia公司長期以來一直對日本和北歐之間的北極聯系感興趣,因為國際聯系的多樣性對日本而言至關重要。“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提出了一項計劃,在電纜將運行的各個島嶼周圍建立新的著陸點。我的長期計劃是讓北海道成為通往東北的天然門戶,現在這個計劃開始實現了。”

在具體分工方面,阿爾卡特海底網絡(Alcatel Submarine Networks)將提供項目設計和安裝。與生產、鋪設電纜和著陸相關的成本接近10億美元。該項目的EPC合作伙伴是Alcatel Submarine Networks。

關鍵詞: 電纜連接 數據傳輸 合作伙伴 電信公司 蘇伊士運河

業界

資訊

X 關閉

X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