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料價格漲不動了,光伏組件需求快速回暖,盈利彈性持續凸顯。
3月8日,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公布最新多晶硅價格,上周國內單晶復投料成交均價為22.8萬元/噸,單晶致密料成交均價為22.61萬元/噸,均周環比降幅為4.8%。這是硅料價格反彈以來的第二次下調,也是硅料今年供應寬松的信號。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今年以來,硅料價格整體走出“V”型走勢。1月,硅料價格一度暴跌超四成,月底止跌企穩,春節過后硅價格又開始上浮。以單晶復投料均價為例,一個多月內累計漲幅超46%。
經歷硅料大漲大跌背后,是供求和產業鏈雙重角力,即使硅料供應可以短期內捂盤惜售,但硅料庫存高企也難掩價格下跌旋律,組件企業將由價格被動走向主動。
組件價格與硅料“脫鉤”大勢所趨
從過往歷史數據來看,本輪光伏產業鏈價格上升周期從2020年5月底開始~2022年12月上旬,歷時近2.5年。期間,硅料從低點價格5.6萬元/噸,上升到最高30.5-31萬元/噸,上漲4倍多;硅片售價較2021年上漲1-1.5倍;電池價格從2020年約0.8元/瓦,上漲約68%;組件從2年前的1.5元/瓦左右漲至目前最高2元/瓦左右,漲幅為33%。
組件價格與硅料“脫鉤”大勢所趨從過往歷史數據來看,本輪光伏產業鏈價格上升周期從2020年5月底開始~2022年12月上旬,歷時近2.5年。期間,硅料從低點價格5.6萬元/噸,上升到最高30.5-31萬元/噸,上漲4倍多;硅片售價較2021年上漲1-1.5倍;電池價格從2020年約0.8元/瓦,上漲約68%;組件從2年前的1.5元/瓦左右漲至目前最高2元/瓦左右,漲幅為33%。
“賭徒式報價”不利光伏產業鏈高質量發展
某一體化企業負責人向我們透露,根據公司預測,一線組件企業今年全年的價格大概率會保持在1.7元/W左右,很難出現明顯低價,建議客戶調整預期,防止組件供應不及時,給電站建設進度帶來影響。
他解釋說,當組件價格低于1.8元/W時,下游多數電站都具備經濟性,市場需求被充分激活,此時繼續降價帶來的市場規模增益相對有限。根據預測,今年全球組件直流側裝機超過400GW,組件出貨量可能超過450GW。“可以預見,2023年,全球光伏市場繼續爆發式增長,產銷兩旺。”
另一家組件企業銷售負責人也指出,組件降價趨勢固然存在,但預期1.55元/W的價格實在太低,組件企業供貨壓力較大,更不會虧本賺吆喝。近期組件招標中,確實有相對較低的價格出現,主要是個別企業為了迎合客戶對降價的需求,采取“賭徒式報價”的方法,先報一個低價,等待產業鏈價格調整。到了約定的供貨時間,如果產業鏈價格沒有降到理想水平,就可能違約,這無疑會給行業帶來嚴重傷害。“報價再低,不能按時供貨依然是沒用的。希望上下游做好銜接,加強契約精神,按照預定的、合理的價格和供貨時間完成交易,把電站建好。”
中信建投研報分析,從排產情況來看,今年以來組件企業訂單需求旺盛,頭部廠商前三季度訂單目前飽和度較高,三月排產有望環比持續提升。從盈利能力來看,頭部廠商Q1交付價格均在1.7-1.8元/W,持續性可能到達Q3,雖然短期硅片價格有所反彈,但我們判斷并不影響大局,預計組件企業單瓦盈利未來幾個季度將看到明顯提振。
索比咨詢認為,2023年全球光伏市場需求較高,組件企業的競爭激烈程度不足,一線品牌降價幅度可能不及預期。接下來的幾個月,硅料價格還會持續下降,抵消其他環節漲價的影響。在沒有剛性瓶頸的前提下,產業鏈價格平穩下降是大概率事件,建議電站開發、投資、建設單位綜合多方觀點,建立更科學的調價機制,實現全產業鏈健康可持續運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