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是一次人生轉折點,分數的高低決定了報考院校的層次,家長都希望考生能考上名校,奈何名校招生人數有限,多數考生只能在普通院校中擇優選擇。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志愿報考中,專業的選擇至關重要,每年高考之前,上一年的熱門專業會成為考生的參考,師范、醫學和計算機等,往往是家長和考生都心儀的專業, 就業前景好,尤其是醫學類專業,未來有機會成為醫生,實現家庭階層的躍遷。
知名醫學院的錄取分數居高不下,讓不少對醫學感興趣的學生望而卻步, 實際上醫學類院校不是高分考生的專屬,中等生也能上岸醫學院。
分數低也能報考醫學院?7所院校門檻低就業率高,考生撿漏別錯過
就業形勢不太樂觀,家長更希望學生報考鐵飯碗相關專業,醫生是其中的大熱門,白衣天使救死扶傷,工作穩定薪資高,社會地位也很高,在 特殊時期醫護人員的付出讓人感動,這份工作也是長輩們的心頭好。
縱使工作辛苦,不少學生也想報考醫學類專業 ,可能是為了實現夢想,可能是為了家人,也可能是為了就業,而權衡利弊后的選擇。
醫學院可不是想報就能報的,作為熱門專業之一,醫學類專業的錄取分數線一向很高,尤其是知名重點院校,分數線比普通專業高出二三十分,往往都是學霸們的可選項, 比如北大醫學部2021年分數線為664分,華西醫科大學最低錄取為613分。
高考考到600分以上的考生,基本都是各個高中的學霸選手,各科成績都很好,堪稱“六邊形戰士”, 低分段不是沒有醫科院校,而是教學質量堪憂。
這讓很多中等學生煩惱不已, 難道分數低就不能報考高質量醫學院了嗎? 有7所醫學院門檻低就業率高,重點院校進不去,普通院校不想去的學生,可以了解一下,考生撿漏別錯過。
分別是 內蒙古民族大學、湖北民族大學、河北北方學院、齊齊哈爾醫學院、西南醫科大學、湘南學院和邵陽學院。
這些院校知名度都不高,但畢業生就業率很優秀是,而且其知名度不高的原因和地域有關系,基本都是地理位置比較偏僻的地區,其實這幾所院校在當地頗受認可, 分數線比熱門大學友好得多,想要學醫的中等生,可以作為主要參考。
學醫是普通家庭學生的最好選擇,但要做好心理準備
之前有一個網紅詞語叫“小鎮做題家”,出身鄉村的學生,埋頭苦讀上大學生,但缺乏社會資源和眼界, 這類學生的劣勢是沒資源、沒人脈也沒有金錢,想要獲得成功難上加難。
學醫或許是他們最好的出路,小鎮做題家一詞火了以后,不少資深醫生紛紛發聲,他們都是小鎮做題家 ,雖出身略差,但通過努力已經實現家庭階層的躍遷,這也是醫生職業的優勢。
成為醫生以后, 工作穩定待遇好,社會地位高,并且醫生沒有中年危機,越老越吃香, 年紀越大越受到患者的認可,所以每年才有數以百萬計的學生學醫。
不過也有人說“勸人學醫,天打雷劈”,學習可不是件容易事,考生們要好心理準備,醫生責任重大,對專業能力和心理素質要求高, 從醫學生到正式醫生,還有很長一段路走。
報考醫學類專業之前,要了解哪些內容?
醫學生的培養年限較長。 普通統招本科一般是4年制,大一到大三學習專業知識,大四開始實習、寫論文,想要深造的學生才會繼續考研,而醫學類專業大多都是五年制本科,本科畢業后還不能當醫生,需要考研讀博,經過長達十年的培養,才能進入大醫院工作。
專業知識龐雜。 醫學類專業下分專業,比如臨床醫學、口腔醫學、醫學影像學等,就業方向大不相同,但醫學生都要有所學習了解,原因很簡單,從去年年末的醫院變化就可以看出,骨科等醫生看看書,就能跟著一起看呼吸內科的病。
醫學類專業由于培養年限長, 考生也要考慮到家庭條件, 可能在上大學以后的8到10年,大學生都不能反哺家庭。
還要了解醫生工作的特殊性,高薪之下是高壓,工作壓力大、強度大,需要學生具備奉獻精神。報考志愿關系著未來發展, 中等生想要報考醫學院,可以了解上面7所,實力不容小覷且分數線不高。
今日話題: 對于中等生可以撿漏的7所醫學院,你有什么想說的? 歡迎在評論區中留言,和大家分享你的看法。
圖片來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