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國內旅游市場復蘇勢頭強勁,“五一”假期前夕,疫情防控平穩轉段后國內首個文旅業界大會應時召開。4月21日至23日,由中宣部、文旅部、湖北省政府主辦的第二屆中國(武漢)文化旅游博覽會在武漢舉行,這是中國唯一一個以文化和旅游融合為特色的國家級展會。
(資料圖)
本屆文旅博覽會秉持“全球視野、國家站位、行業盛典、企業峰會”的辦展理念,主會場設在武漢國際博覽中心,展館總面積達8萬平方米,共有來自包括江蘇在內的29個省(區、市),15個國家文旅主管部門及國際旅游機構,以及2000余家文旅企業參會。
3天的展會和多場主題論壇和文旅產品交易會,透露出哪些行業最新趨勢?對“水韻江蘇”文旅發展又有哪些啟示?
科技賦能,文旅玩法再“進化”
科技感十足,成為本次展會最大的亮點和特色。
作為東道主,大江大湖武漢館的外觀,猶如一艘銀白透亮的宇宙飛船,館內接近3人高的270度環繞大屏上,由虛擬數字人引領,動態展示城市山水畫卷。在“山水知音·相會湖北”展館外,樹立一面大屏,游客帶上VR眼鏡、踏上模擬滑雪設備,便可進行最真實的滑雪體驗,大屏上實時顯示著游玩者在游戲內看到的景象。央視人氣欄目《中國詩詞大會》首次參展,其展區融入元宇宙科技體驗,現場設置AR互動、VR體驗等區域,觀眾可與虛擬導游現場互動。
“數字人”、智能穿戴、元宇宙……場館內,這些概念已經變為實實在在的文旅體驗,由科技應用帶來的新場景、新玩法處處可見。
當“水韻江蘇”遇上炫酷科技,“詩和遠方”也愈發觸手可及。在位于B1館的江蘇展區,真人一般大小的裸眼3D昆曲表演讓人眼前一亮。“這是我們公司為這次展會特別設計的,讓觀眾可以看到最新全息顯示技術與古老昆曲的創新結合,從聽到看增強趣味性。”南京達斯琪數字科技有限公司商務經理李堅告訴記者,公司是做全息顯示設備和方案的供應商,南京夫子廟、常州恐龍園、無錫南長街等景區都有公司的產品。
江蘇魔法工坊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帶來的則是“魔屏5.0——數字顯真閣”這一產品。在展區一側掛著5塊高清屏幕,上面顯示的文物圖像細節清晰真實,還可以觸屏查詢詳細資料和互動。“我們的顯示屏顯示精度可以達到10K,市面上普遍還是4K。”公司產品經理孫煒迪介紹說,通過技術力更迭,他們錄入、制造一個類似“紅玉雞血印紋飾像”這樣的文物模型,只要5天,也遠短于行業平均的10天。
在全國率先實踐省內文旅同城待遇的“水韻江蘇”數字旅游卡,在展會上也受到多方關注。“我們的數字看真正實現了‘一卡在手,暢游江蘇’,購買該卡可全年免費無限次暢游江蘇近200個知名景區,同時還包含電影、演出、游輪、溫泉等權益。”江蘇水運文化旅游運營公司總經理助理俞棟說,數字旅游卡這一技術和運營模式已經很成熟,公司一邊豐富持卡權益,實現更大范圍聯動,一邊“輕資產輸出”,與西藏拉薩、安徽宣城等地政府部門合作,將陸續推出“圣潔拉薩”“詩意宣城”等旅游卡產品。
文化“引流”,業態走向深融合
昆曲演員展演的《牡丹亭游園》散發古典魅力,非遺大師現場炒制的碧螺春茶香四溢、運河音樂書房里黑膠唱片傳出的樂聲宛轉悠揚……文化味道足,是江蘇展區給游客最深的印象。
一間特別搭建的“運河音樂書房”,將欣賞和收藏音樂的場景“搬”到了展館內,成為展區內的熱門“打卡點”。書房展示的珍貴黑膠唱片、音樂書籍和播放設施,散發著藝術品味。
“我們在省級文保單位仁慈醫院舊址上,打造了淮安運河音樂書房,這一集圖書銷售、音樂欣賞、文旅活動等功能為一體的文化空間,這次是將‘書房一角’復刻到了展會上。”淮安市清江浦區圖書館館長高飏告訴記者,音樂書房收藏了1萬多張黑膠唱片,20多TB的數字資料,是國內收藏最全的文化場館,這次他們精選了100張來展陳。“我們希望打造一個文旅融合新空間,以運河音樂書房這樣一個‘引流’載體,吸引更多人來清江浦。”
“非遺+旅游”也釋放出非凡魅力。在運河音樂書房一側,便是非遺展示,國家級非遺碧螺春制作技藝蘇州市代表性傳承人周永明,現場為游客表演如何炒制碧螺春茶。高溫殺青、熱揉成形、搓團顯毫……圍觀游客絡繹不絕。
一旁兩件精品核雕同樣讓游客稱奇,小小的核桃上雕了30多個人物,船上的窗戶都能開合。“核雕是國家級非遺,這次帶來的兩件展品分別叫‘游子歸航’‘漁家樂’,市價二三十萬元。我們也有面向大眾的手串等產品。游客還可以到館里參觀并學習體驗核雕技藝。”許忠英核雕藝術館設計師曹華說。
“光福鎮擁有‘三繡四雕’,是全國工藝美術門類最齊全的鎮,鎮上常住人口5萬人,工藝美術從業人員就有六七千人。”蘇州市光福鎮工藝美術行業協會會長錢建良介紹,鎮上通過將傳統技藝與旅游產業相結合,形成完整的產業鏈,不僅游客變多,產品也在更好“變現”,“活化”利用比較成功。
復蘇“超預期”,打造“適配”新產業
文旅市場的復蘇,從此次文旅博物館的參觀流量就可見一斑。4月21日下午起,第一批專業觀眾即可入場。剛開放不久,現場廣播就宣布,三天的預約名額已經全部滿員。4月22日,武漢大雨,但絲毫沒有影響觀眾的逛展熱情。在展館為觀眾特設的“咖啡小鎮”上,當地網紅咖啡店“IRIS咖啡”當天準備了近400杯咖啡,很快便全部售罄。當天展會持續到晚上8點閉館,直到7點多,還有游客在陸續進館打卡。
類似咖啡小館這樣場景式、沉浸式文旅體驗,成為展覽的熱點,也是最受觀眾歡迎的區域。在房車露營展示區,一批新潮好用的設施,讓不少游客攜家帶口,現場露營“微體驗”。位于B4館的上海迪士尼度假區展區,4米高的奇幻城堡、動畫屏幕上手持氣球的米奇,還有玲娜貝兒、巴斯光年等好多迪士尼朋友,成為展館最火爆的打卡點。
走進大美中國館,身著不同朝代裝飾、不同民族服裝的工作人員和表演者遍布展館,仿佛來到了歷史文化大觀園。五大國家公園也在館內聚首,將各地不同的風光搬來現場。在本屆文旅博覽會期間,還專門舉辦了首屆沉浸式文旅產業發展論壇,可見業界對沉浸式產業發展的重視。
那么,本屆展會全方位展現的極具地方特色、類型豐富多樣的文旅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給江蘇文旅哪些啟示呢?
省文旅廳產業發展處相關人士表示,旅游經濟是“眼球經濟”的變現,“吸睛”對旅游業格外重要。但無論是當下促進文旅復蘇、激發文旅消費潛力,還是放眼長遠走高質量發展之路,不僅要打響“眼球爭奪戰”,還要打造好適配新需求的新場景、新產業。
比如,通過文化賦能,鄉旅產業有了新的氣質。蘇州高新區樹山景區管委會文旅發展部副主任鄒萍介紹,文化產業已經滲透到樹山村發展的“根系”,此次參加博覽會,樹山村重點展示了藝術家駐村項目、“樹山守”文創產品等內容,還推介了樹山村“春賞梨花、夏嘗果實、秋享豐收、冬泡溫泉”的四季文旅產品。
當前,茶旅產業的融合愈發受到重視。作為文旅博覽會的特色板塊,4月22日,首屆“楚茶論壇”暨楚茶高質量發展論壇舉行。在A5、A6兩大展館,全國名茶云集。在湖北名茶館內,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赤壁青磚茶、宜紅工夫茶、恩施玉露、宜昌毛尖、武當山茶、英山云霧茶、襄陽高香茶等湖北七大茶品牌組團亮相。
記者了解到,湖北將茶產業列入十大重點農業產業鏈,加強規劃引領,推進品牌體系建設、開拓國內外市場開拓,打造“萬里茶道”沿線城市申遺成果展、“楚茶杯”斗茶大賽、“圍爐觀茶·云品楚茶”電商直播等活動,統籌茶飲、茶事、茶藝等業態,推動茶文旅融合發展。一位江蘇參展商對記者感慨,江蘇也有碧螺春、雨花茶等名茶,目前茶旅融合還限于采摘、炒制體驗等活動,湖北的做法值得學習借鑒。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付奇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