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回顧
(資料圖片)
2022 年業績符合我們預期,1Q23 凈利潤略低于我們預期公司公布2022 年及1Q23 業績:2022 年營業收入29.20 億元,同比降低49.8%;歸母凈虧損2.15 億元,同比轉虧,落入業績預告虧損2~2.4 億元區間;扣非歸母凈虧損3.84 億元。1Q23 營收14.45 億元,同比增長52.7%;歸母凈利潤1.82 億元,同比增長56.9%;扣非歸母凈利潤1.60 億元。公司1Q23 收入符合我們預期,凈利潤略低于預期,主要由于信用減值損失影響。
發展趨勢
疫情反復影響主營業務表現,疊加計提減值致虧。創作板塊:2022 年公司主導或參與出品影片上映14 部,包括《長津湖之水門橋》《獨行月球》《人生大事》等,累計含服務費票房145 億元,同比降低39.4%。發行板塊:全年共發行影片448 部,實現票房213 億元,同比降低35.4%,票房市占率78%。
放映板塊:放映板塊毛利率為-22.3%,我們判斷疫情影響下影院關停而固定成本和剛性支出較高,致板塊錄得虧損。科技板塊:已建成CINITY 影廳124個、上映CINITY 版影片154 部。此外,受行業承壓影響,公司就應收賬款、存貨等合計計提資產及信用減值損失2.98 億元,對利潤造成一定拖累。
行業向暖帶動一季度業績增長,主投《流浪地球2》驗證工業化能力。公司1Q23 主導或參與出品影片9 部,累計票房118.97 億元,市占率85.4%;主投影片《流浪地球2》票房超40 億元,進入中國影史票房前十,成為國產科幻電影代表作。1Q23 公司主導或參與發行國產影片101 部、票房市占率92.6%,2023 年春節檔6 部影片均由公司主導或參與發行;發行進口影片28部、票房市占率65.4%。我們判斷公司1Q23 業績受益行業回暖,內容投資發行優勢依然穩固,科幻領域工業化能力得到驗證。
進口片引進加快有望驅動發行業務增長,國產內容儲備亦較為豐富。進口片:
2023 年進口片引進有所加速,公司參與發行的重點進口影片中,分別于3 月24 日和4 月20 日上映的《鈴芽之旅》《灌籃高手》目前票房已超過7.7/4.1億元,后續亦有《銀河護衛隊3》《速度與激情10》《天空之城》等熱度較高的進口片待映,我們判斷有望為公司發行業務帶來貢獻。國產片:公司參與出品待映的國產片包括五一檔《長空之王》《人生路不熟》、暑期檔《超能一家人》《熱烈》、國慶檔《志愿軍:雄兵出擊》等,后續儲備《美人魚2》《射雕英雄傳》等,創作開發中項目近60 個、其中原創項目40 個,我們判斷公司內容儲備豐富、保持對重點檔期覆蓋,建議關注重點內容票房表現。
盈利預測與估值
維持2023/2024 年凈利潤預測,現價對應2023/2024 年28.9/24.7 倍P/E。
考慮行業估值中樞上移,維持跑贏行業評級,上調目標價16.7%至18.9元,對應35/30 倍2023/2024 年P/E,20.8%上行空間。
風險
重點影片定檔和票房不及預期,進口影片引進不及預期,行業競爭加劇。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