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信息 >  >> 
七大名鴨,鮮香菌味…這家國賓館的夏日特色菜令人胃口大開

時間:2023-08-06 21:17:15    來源:騰訊網

七大名鴨吃法不重樣,特色菌味嘗鮮正當時,還有屬于上海人的夏令糟味……近日,興國賓館推出一系列適合夏季的特色菜品,讓人在炎炎夏日里“食指大動”。

七大名鴨

夏季飲食提倡清淡,在這個容易上火的季節(jié),適合品一塊鴨肉、喝一碗鴨湯。


(相關資料圖)

「清燉屯鳥湯」

屯鳥又稱“陽新豚”。一道屯鳥湯,全身都是寶,其肉質有嚼勁,味道鮮美,湯香甜可口。

「母油船鴨」

母油船鴨,是蘇錫地區(qū)的傳統(tǒng)名菜,也是代表性船宴。香味濃郁,肉質酥而不爛。成品湯色棗紅,鮮醇不膩,講究鴨形豐滿,酥爛脫骨而不失其形。

「連城白鴨」

連城白鴨可謂“鴨中國粹”,用其燉湯,清香甘甜,湯色清淳,不油不腥,清燉無需添加香料與味精,依舊鮮美可口。

「金陵鹽水鴨」

鹽水鴨是南京的著名特產,鴨皮爽脆、肉嫩不柴。

「糟香嫩鴨方」

糟鴨不僅可以品嘗出鴨肉的原汁原味,而且還沒有腥味。

「荔茸香酥鴨」

荔茸香酥鴨配薄餅是十大名菜之一,用上等的荔浦芋頭和腌制過的鴨子油炸烹飪而成,入口外酥里軟、芋頭粉而細膩。鴨皮呈金黃色,芋頭銀白色,寓意包金包銀、財源廣進。

「八寶葫蘆鴨」

八寶葫蘆鴨是老上海名菜。此菜重點是以整鴨脫骨技法除去鴨骨,保持鴨皮不破。再在鴨腹內釀入各種餡料,可以根據季節(jié)的不同稍作改動,再精工制作葫蘆形。

特色菌味

每年的七八月,雨水豐沛,菌兒們茁壯成長,正是吃菌的好時節(jié)。

「一品菌皇湯 」

雞油菌顏色鮮艷,帶有杏子的香氣,能充分吸收肉類的油脂。用雞油菌搭配繡球菌進行萃取,金黃色的菌湯溢出,滿口油潤。

「雞湯燉松茸 」

菌生于松林下,菌蕾如鹿茸,故名松茸。鮮松茸香氣濃郁,菌香十足,香煎或是燉雞湯更能激發(fā)其本味,燉雞湯時放上幾片,味道更鮮美。

「皺椒牛肝菌」

鮮牛肝菌肉質飽滿,比其他菌類口感要脆一些,含糖量高,鮮甜爽滑。搭配皺椒炒制既能突出牛肝菌的肥美又能解膩。

「雞油雞樅菌」

產自云南的雞樅菌香味高雅、鮮味濃烈,就連生嚼都口感滑嫩、甘甜。雞樅菌去皮撕成條狀,淋上雞油蒸5分鐘即可,雞樅菌咸鮮帶甜,一時分不出這是雞肉還是菌菇。

「干巴菌炒飯 」

干巴菌香味芳醇、肉質脆嫩。產自云南的干巴菌,搭配云南特產的螺絲椒,加入五常大米一同炒制。油黃澄亮的米飯,帶著菌子的香,沁人心脾。

「羊肚菌白蘆筍」

羊肚菌既像個蜂巢,也像個羊肚,因而得名。黑色系的羊肚菌,用亮麗的白蘆筍來互相襯托,加入雞湯煨制,鮮香四溢。

夏令糟味

老上海的弄堂里,那一股或濃或淡、若有若無、似酒香非酒香的糟香味定是令人難以抗拒的夏天滋味。作為當仁不讓的開胃菜,糟鹵酒香濃郁卻又能保留清爽口感,令人食欲大開。

「糟雞」

一碟子皮黃、肉嫩、骨頭里還有血絲的上好白斬雞,用糟鹵浸過,越發(fā)顯賣相飽滿、油色誘人。

「糟門腔」

豬舌,上海人稱之為“門腔”,脆嫩多汁,吸飽糟鹵,一口咬下去,糟鹵裹挾著糟香從豬舌中溢出。豬舌纖維細嫩,控鹽后的糟鹵鮮味更加突出,并且透著淡淡的回甘。

「糟豬手」

夏天也要補充膠原蛋白,看似油膩的豬手放在糟鹵里浸一浸,油脂盡消,入口濃香,滿口爽滑,沒有多余的油脂還混著絲絲酒香。

「糟蔬」

“糟蔬”也是妙不可言,除了葷菜,素菜也可以入糟。看似不起眼的毛豆,經過糟醉之后糯中帶一絲清甜,香氣醉人。

用餐地點:上海興國賓館主樓四層 麗宮中餐廳

用餐時間:11:30—14:00; 17:30—22:00

來源:上海長寧

關鍵詞:

X 關閉

X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