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時節,坐落在長江江畔的重慶市涪陵區南沱鎮睦和村綠樹環繞,一片勃勃生機。
這里是全國人大代表、重慶涪陵區南沱鎮黨委委員劉家奇的家鄉。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他帶來了《關于加大農業產業發展政策扶持力度的建議》。
鄉村振興,電力先行。對于電力給南沱鎮睦和村帶來的變化,劉家奇頗有感觸。2011年,睦和村作為三峽庫區移民安置樣板村被納入涪陵區第一批農網改造升級工程。國家電網投資352萬元,新建10千伏線路3.87千米,對村里553戶農戶用電進行了全面升級改造。
在充足的電力支撐下,劉家奇帶領村民探索出了一條“村兩委+合作社+果協+公司+基地+果農”的經濟發展模式,還總結出了“土里栽樹子、四季賣果子、家里開館子、就地進廠子、外出掙票子、青山變金子”的“六子致富經”,走出了一條惠民發展的致富路。
從睦和村到南沱鎮,劉家奇說,這些年國家電網在助力鄉村振興方面做了大量工作。2021年,涪陵區農村電網建設投資達到了1.5億元,小微企業“渝快辦電”等服務也為農村種植、養殖、加工和鄉村旅游等產業發展提供了保障。
劉家奇希望,2022年國家電網在推動實現城鄉供電服務一體化、提高農村地區供電質量等方面可以持續發力,為農村產業發展貢獻力量。(林熙熙 游紹斌 張穎游 波晏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