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業界 >  >> 
俄烏沖突爆發以來 石油天然氣價格持續飆升

時間:2022-03-18 10:01:08    來源:電纜網

【電纜網訊】自俄烏沖突爆發以來,全球大宗商品市場陷入混亂,加劇了已經受到成本飆升打擊的全球經濟的通脹壓力。俄羅斯是從石油和天然氣到鋁和鎳的所有產品的主要供應國,由于擔心潛在的供應中斷,大宗商品的價格正在飆升。

在一定程度上,由于在地緣政治風暴中心的國家開展業務的風險越來越大,俄羅斯及其出口在過去兩周受到的影響也越來越大。但這場危機也凸顯了世界能夠在多大程度上減少或者擺脫對俄羅斯供應的依賴,并由此引發有關能源安全和向凈零排放過渡的重要問題。

從石油來看,俄羅斯是僅次于美國和沙特阿拉伯的世界第三大石油生產國,也是最大的出口國。隨著俄烏沖突升級,全球油價飆升。

由于高度依賴俄羅斯作為供應商,許多歐洲國家一直不愿直接針對俄羅斯的能源出口實施制裁。不過,美國于3月8日宣布禁止進口包括石油在內的俄羅斯化石燃料。英國也加入了該行列,計劃在2022年期間逐步禁止進口俄羅斯石油。

有報道稱,美國正在討論禁運,美國基準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 (WTI) 的近月合約在3月6日接近每桶130美元,這是2008年最后一次出現的水平,而布倫特原油在3月6日突破每桶137美元。

俄羅斯石油的報價非常低,但這并沒有阻止煉油商、貿易商和托運人謹慎地購買俄羅斯的石油,甚至因為害怕反彈而“自我制裁”。多條貿易航線的油輪運價飆升。

但是,殼牌在3月4日從托克集團以創紀錄的折扣從托克集團購買了一批Urals原油,這表明盡管俄烏沖突爆發導致西方國家和企業對俄羅斯采取制裁,但主要買家可能會繼續購買俄羅斯的能源產品。

對此,殼牌發布聲明稱,“我們將繼續盡可能選擇俄羅斯石油的替代品,但這不可能在一夜之間發生,因為俄羅斯對全球供應的重要性。”

如果更多的制裁最終針對俄羅斯的石油出口,那么填補缺口的桶數就有限了。彭博新能源財經認為,美國最大的產油區二疊紀盆地的石油產量大幅增加是有好處的。然而,產量的任何擴張都需要時間。

解除對伊朗石油出口制裁的選項也擺在桌面上,但伊朗的石油生產能力只占俄羅斯出口量的一小部分,而且還需要時間來增加。

其實早在沖突爆發前,歐洲就一直在努力解決其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問題。無論是制裁還是俄羅斯本身切斷供應,歐洲基準的近月TTF天然氣價格飆升至高達每兆瓦時335歐元,比年初翻了一番多。

在其基本情況下,BNEF估計西北歐、意大利和奧地利將在夏季結束時儲存559億立方米的天然氣,即84%的儲氣量。

然而,由于俄羅斯天然氣供應冬季交付的不確定性,以及液化天然氣不能像今年冬天那樣拯救歐洲市場,市場或政策制定者不太可能對這種儲存水平感到滿意。如果俄羅斯的供應量比基本情況下降20%,那么這些地區的天然氣庫存將在夏季結束時達到470億立方米左右。

關鍵詞: 俄羅斯的 大宗商品 生產能力 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