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纜網訊】4月還沒過半,最燥熱的天氣還未來臨,新能源汽車們先“火”了起來。3月28日,一輛小鵬G3在深圳龍華區一小區發生自燃,整車燒到只剩骨架;4月5日,一輛愛馳U5在成都錦江區一充電站自燃;4月6日,在廣西南寧一輛長城歐拉電動汽車在充電站內突然起火……
短時間內不同品牌的新能源汽車先后發生自燃事故,再度讓市場審視起新能源汽車的安全性。過去一年里,新能源汽車的自燃新聞也并不鮮見。新能源汽車起火有多頻繁?如果以新聞報道為標準,過去兩年里,被報道的新能源汽車起火事故一共有86次,平均約一周一次。
但這些見諸報端的起火事故,只是新能源汽車們“燃燒”的一部分。根據國家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在今年4月3日給出的最新數據,從交通工具火災看,新能源車輛增幅較大。今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車火災共有640起,同比上升32%,相當于平均每天就有7輛新能源汽車在“燃燒”。2021年,全國新能源車火災累計發生約3000起,新能源車的火災風險總體高于傳統燃油車。
除了驚人的起火事故數量,在品牌上,新能源汽車的燃燒也呈現出“雨露均沾”的態勢。無論是國際大廠特斯拉,國內大廠比亞迪,“蔚小理”等造車新勢力,還是廣汽、北汽等傳統車廠,無一能逃過燃燒的“宿命”。
公安部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底,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891.5萬輛。與之相隨,新能源汽車因質量安全問題召回數激增。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召回59次,涉及車輛83萬輛,召回次數和召回數量相比2020年增長了31.1%和75.9%。
目前,我國新能源車消費市場認可度逐漸提升,已連續7年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車市場。但是顯然,隨著新能源車市場快速發展,在使用過程中不時出現的新能源車安全問題成為廣大消費者關心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