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錫山工信官微
(相關資料圖)
6月6日,無錫召開集成電路專項政策新聞發布會,發布重磅產業新政——《關于加快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集成電路地標產業的若干政策》,與無錫市集成電路規劃、行動計劃相互支撐、配套,打出“產業規劃+產業政策”的組合拳。
本次發布的產業新政是在2016年無錫首次發布集成電路產業專項政策基礎上的第3次迭代,堪稱是專項政策3.0版本,從政策的系統性、針對性、創新性和補貼力度四個方面實現了優化升級。
1.jpg
專項資金扶持史上最高
補貼力度方面,新政在原有基礎上,增加了資金總量,加大了補貼比例,提高了額度上限,將原有的專項資金提高了3倍,增加至3億元。
新政包含了支持總部經濟發展、引進優質設計企業、培育集成電路“鏈主”企業、培育“專精特新”企業、鼓勵企業上市等5項條款。對于經認定為總部的集成電路企業,最高可給予6000萬元獎勵;對于招引的優質設計企業,給予最高500萬元一次性扶持;對于制造業單項冠軍、專精特新企業均給予扶持;培育更多集成電路上市企業,壯大集成電路上市企業“無錫板塊”。
產業鏈環節全覆蓋
從設計、制造、封測、裝備和材料各個環節入手,涵蓋了產業規模、創新發展、重大項目、人才引育、產業協同、產業環境等六個方面,形成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政策系統。
新政包含了支持引育戰略科學家、支持高水平創新創業、支持重點企業聘任關鍵人才、支持院校加強人才培養、支持各類人才安心發展等5項條款。對新引進的集成電路頂尖人才團隊,參照“太湖人才”系列政策,“一事一議”給予最高1億元資金支持,對符合條件的創新創業領軍人才團隊,給予最高1000萬元的資金支持;對于企業聘任關鍵人才,獎勵條件更加直接明了:每人每年不超過50萬元,單個企業不超過500萬元,有利于企業聘任人才。
瞄準短板,精準扶持
新政從人才引進培育、產業協同發展、產業環境提優等6方面制定了36條政策意見,對我市集成電路產業存在的短板弱項進行精準的扶持,尤其在數字高端芯片產品較少、高端人才引進困難、關鍵核心技術遇難題、裝備材料推廣應用難等問題上,都制定了明確的條款。
新政明確,開展核心技術攻關主要以“太湖之光”揭榜攻關項目為著力點,加大扶持力度,最高突破到1000萬元;流片補貼突出導向性,重點支持“兩圈兩鏈”,一般產品最高300萬元、高端產品最高600萬元;支持我市集成電路設計EDA工具的研發、推廣和應用;支持建設高水平創新載體主要對新認定的集成電路國家級和省級創新中心給予支持,最高給予5000萬元扶持;對企業設立海外研發中心給予運營補貼,支持企業加強海外布局。
值得關注的是,新政首次創新性地提出對通過汽車電子車規級認證的企業和產品給予補助。同時鼓勵企業以產品為牽引,對面向信創芯片、汽車電子等重點領域的集成電路首輪流片,分檔給予研發支持和補貼。
針對集成電路專用裝備材料實施全流程扶持。設置“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和“鼓勵集成電路裝備首臺(套)認證”等條款進行保障;鼓勵引導有條件的中小企業和有能力的傳統企業切入裝備零部件賽道,積極與半導體設備企業對接;加快推進集成電路裝備和材料特色園區建設。
目前全市已規劃建設裝備材料特色園區6個,其中在錫山、新吳布局的集成電路裝備園區已招引一批龍頭骨干企業集聚,在江陰、宜興、錫山布局的3個化工園區已通過省級復核認定,將為我市集成電路裝備和材料產業提供發展空間。
專項政策出臺后,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將開展政策的申報、宣講和資金兌付等工作,利用錫企服務平臺進行政策宣貫和解讀,同時組織產業園區和產業鏈企業開展政策宣講。為了加快專項資金兌付,市相關部門還將進一步優化項目審核流程,充分利用“免申即享”等措施,用足用好專項資金,做好資金績效評價工作,不斷提高專項資金使用績效。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