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星智能電網在線訊:“十四五”期間,山東省可再生能源發展迅速,電力消納面臨一定壓力,在拓展可再生能源電網接入和消納能力方面,國網山東電力全面落實山東能源保障網建設行動計劃,聚焦聚力“源網荷儲”協同一體發展,堅持規劃引領、系統推進,拓展可再生能源并網接入和消納能力,積極服務推進清潔能源科學有序安全發展。
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副總經理孫敬國在今天舉行的發布會上介紹,國網山東電力將認真貫徹“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緊緊圍繞“雙碳”目標落地,全面落實山東能源保障網建設行動計劃,聚焦聚力“源網荷儲”協同一體發展,堅持規劃引領、系統推進,拓展可再生能源并網接入和消納能力,積極服務推進清潔能源科學有序安全發展。
一、堅持電網規劃協調發展,提升清潔能源“優化配置”能力。聚焦膠東半島核電、海上風光能源基地發展,優化電網規劃方案,以煙臺1000千伏特高壓工程為關鍵,與山東省能源局共同推動盡早納入國家電力發展規劃,構建東部清潔能源向全省配置的4回“東電西送”特高壓通道。聚焦魯北鹽堿灘涂地風光儲一體化基地建設,落實山東省電力發展規劃,完善北部500千伏電網架構,加快建設濰坊、濱州、東營區域500千伏新能源匯集工程,形成北部可再生能源基地“北電南送”的4站8回500千伏輸電通道。聚焦魯西南采煤沉陷區“光伏+”基地和整縣分布式光伏規模化開發等可再生能源發展,按照“政府組織、市場運作、試點示范、逐步推進”原則,堅持科學統籌規劃、優先就地就近并網消納,持續完善各級電網結構,建設智慧化配電網,推進“源網荷儲”同步規劃、同步核準、同步建設、同步投運。
二、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提升源網荷儲“平衡調節”能力。統籌“源網荷儲”協同一體發展,積極助推“清潔低碳、安全可控、靈活高效、開放互動、智能友好”的新型電力系統構建。“電源側”,注重煤電的基礎支撐兜底保障,配合推進煤電機組清潔化靈活性改造,挖掘現役機組、自備機組調峰調節能力。“電網側”,提高“五交三直”特高壓通道“外電入魯”效能,今年開工建設隴東-山東特高壓直流工程,推進配電網智能化數字化升級。“負荷側”,擴大用電需求側響應規模,聚合工業、制冷制暖、電動汽車、自備電廠等電力負荷,依托智慧能源服務平臺,實現需求響應能力達到最大負荷的5%以上。“儲能側”,堅持“誰投資、誰受益”,積極服務新型儲能規模化、多元化、市場化建設應用,確保第二批儲能示范項目盡早并網投運,優化并網接入和系統調用,促進各市場主體共同消納可再生能源。推進沂蒙、文登、臨朐、泰安二期等抽水蓄能建設,力爭棗莊莊里、萊蕪船廠等抽水蓄能早日開工,2025年在運抽蓄超過400萬千瓦。
三、深化應用“新能源云”平臺,提升數字賦能“開放共享”能力。推廣可再生能源項目智慧平臺應用,完善規劃布局、儲能項目、技術裝備等平臺功能,優化新能源規劃、建設、并網、運行等全流程發展模式,服務政府主管部門和新能源企業,構建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生態圈。拓展“新能源云”服務“雙碳”平臺應用,落實山東省能源、電力發展規劃,構建碳排放數據采集與分析、碳市場和電力市場協同發展的服務平臺,助推山東省“雙碳”目標早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