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星智能電網在線訊:北極星輸配電網獲悉,2021年金智科技實現營業收入16.41億元,較上年減少11.70%,主要原因為公司進一步聚焦主營業務,乾新能源、乾華科技等不再納入公司合并報表范圍,以及受新冠疫情影響,收入確認較上年同期減少;公司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4,496.82萬元,較上年增加122.83%,主要原因為本期轉讓乾新能源股權、紫金信托股權產生較大金額投資收益影響;公司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1,249.74萬元,較上年減少69.33%,主要原因為乾新能源股權轉讓后,其上年新能源發電所產生的經營性利潤本期不再包含,以及本年度收入規模較上年減少、智慧城市業務毛利率水平有所下降等影響。
營業收入構成
在電廠自動化方面,在以“碳達峰”“碳中和”國家戰略性減碳目標為牽引的能源革命 大背景下,發電企業堅持綠色發展理念,積極發展低碳清潔能源,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 費的比重將持續提高,發電環節有從火電向新能源發電轉移的趨勢。公司已在火電發電廠用 電自動化市場取得了較大份額,針對火電投資逐步降低的趨勢,公司一方面進一步挖掘現有 火電機組的改造機遇,并在智慧電廠智能運維加大研發力度,力爭保持已有的市場份額;同 時,針對新能源風電、光伏市場,尤其整縣分布式光伏等市場,公司也將持續加大研發投入, 積極開發新能源接入與控制相應產品,優化解決方案,加大非化石能源領域的市場占比。
在智能發電產品業務方面,全年新簽訂單較上年有所增長。在火電廠電氣自動化市場,公司以品牌、技術等綜合優勢,抓住新建機組項目,積極做好老廠改造項目,中標華能集團、華電集團、大唐集團、國電集團、中電投集團及其他發電企業所屬多套電氣自動化系統及保護裝置,保持較高的市場占有率。在新能源市場,公司自主研發的一次調頻系統、智慧電廠智能巡檢系統研制成功并在新能源電站得到廣泛應用,中標華潤、華能、大唐、中能建、國電投、三峽新能源、京能多個光伏、風電場項目;在石化行業市場,公司快切裝置、變電站綜保裝置、微機保護裝置在中石油、中石化得到了廣泛應用。
在電網自動化方面,“十四五”期間全國電網總投資額近3萬億元,相比于“十三五”全 國電網總投資2.57萬億元同比上升17%。“十三五”電網智能化投資約占13%,根據華安證券 研究所測算“十四五”兩網智能化投資占比有望提升至14%-17%,投資額從約3000億元提升至 4500億元以上,從具體環節測算,配用電是主戰場,分別占總投資額的31%和32%。公司自2009 年以來,加大了與智能電網相關的智能變電站、智能配網等電網自動化新技術和新產品研發 和市場推廣力度,利用后發技術優勢,走差異化的電力自動化技術和產品研發和市場營銷戰 略,成為該市場領域中的后起之秀。特別是在智能配用電領域,公司首席科學家劉東教授系 國內配電自動化專業領域的高端領軍人才,其核心團隊在配電網自動化的規劃、設計、研發 積累了豐富的理論基礎和實踐經驗,公司保持在新型配電系統的配電終端、配電測試、實驗 室建設、實景化培訓等方向的領先地位。面向新能源大規模接入的新型電力系統,公司持續 加大在配電網優化運行控制技術、配網柔性互聯、配網智能自愈等技術方向的研發投入,積 極響應“雙碳”戰略。
在智能輸變電產品業務方面,公司是國家電網公司、南方電網公司輸變電二次設備集中招標采購的主流供應商之一,中標國家電網公司35-220千伏設備協議庫存招標采購及國家電網公司批次招標項目,中標南方電網公司2021年主網保護、廠站自動化及安防設備(含智能站)第一批框架招標項目。此外,公司積極推廣輸變電相關產品在各省區電力公司的應用,在江蘇、陜西、安徽、貴州、內蒙等區域保持較好的市場份額。公司緊跟輸變電技術發展趨勢,研制的自主可控全國產化自動化系統和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積極開展試點工作,變電站全景監視系統試點工作開展順利,輸電線路分布式故障診斷系統開始推廣,將為該業務帶來新的增長點。
在智能配電產品業務方面,新簽訂單較上年較大增長。在配電終端領域,公司先后中標浙江、安徽、上海、四川、青海、黑龍江、貴州、云南等地區配網設備協議庫存招標采購項目,保持較高市場份額。其中,在國網2021年度配網終端中標9個包,位列所有中標廠家第二名。同時,公司配網測試產品市場份額繼續在省電網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保持領先,中標湖北、河南、天津、甘肅、內蒙古等地區測試裝置及系統,并承接了雄安新區10kV分布式配電保護自愈系統的測試工作,為自愈系統的現場投運提供了技術保障。此外,公司配電培訓仿真系統業務快速增長,在江蘇、四川、貴州、云南、海南、湖北、福建中標,動模仿真系統在貴州網研中心、浙江電科院重點項目中標。
在電力設計及集成運維業務方面,公司積極探索“碳達峰”、“碳中和”相關業務機會,主要面向工業園區提供低碳園區建設的整體解決方案,并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設備運行和運維服務,公司承接的開普園區風光儲充智能微電網項目已于報告期內建設完工,是“雙碳”背景下“近零碳園區”的示范性項目。此外,公司已陸續與多個酒店管理公司、工業園區簽署了相關合作協議,并與多個經濟開發區、新能源企業、科研機構開展了有關戰略合作。此外,公司中標了唐山、常州金壇、南通等地多個分布式光伏設計項目,中標了華潤電力、寶武鋁業、京能等多個模塊化變電站項目。
公司積極圍繞國產化自主可控及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建設開展研發和試點工作,成果明顯。公司110kV及35kV所有關鍵型號產品順利通過國網組織的自主可控保護裝置專項測試,11個常用型號產品順利通過國網組織的自主可控自動化系統及設備專項測試,4個關鍵型號產品順利通過南網組織的自主可控保護裝置專項測試,更多產品正在陸續送檢、測試中。2021年10月,公司2021年度新產品(技術)鑒定會成功召開,公司分散式配電站所終端、FTT300配電終端集成測試臺、基于PACS-G平臺的自主可控保護裝置共3項新產品順利通過鑒定委員會的鑒定。2021年10月,公司參與的國內首家基于5G通信的智能分布式縣級配電網自愈系統在云南玉溪華寧縣中心城區正式投入運行,成功將配電網故障隔離及非故障區域復電時間由“分鐘級”提升至“秒級”,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在智能建筑及智慧園區業務方面,中標東南大學九龍湖校區能環科研綜合樓、生醫科研綜合樓項目、南京南部新城南京外國語學院建設項目、南京旅游集團智慧旅游二期項目、江蘇鹽城綜合能源應用科技產業園弱電智能化項目、山東省東營市東營區化工產業園區封閉管理系統及智慧園區建設項目、伊利健康谷液奶弱電智能化項目、新疆高法兩基地一中心項目等大型政府企事業單位智能化建設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