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資訊 >  >> 
特變電工2021年凈利72.55億 同比增長196.34%

時間:2022-04-12 18:55:52    來源:北極星智能電網在線

北極星智能電網在線訊:隨著“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目標的提出,電源結構將發生重大改變,綠色電源將成為主體電源;在電網領域,電力資源配置由煤電、水電基地外送,轉變為新能源一體化開發外送、源網荷儲一體化就近利用,電網形態由區域互聯大電網向大電網與微電網、分布式電網兼容并舉轉變,智能配電網成為未來發展重點。

2021年,特變電工實現營業收入6,127,836.77萬元,營業利潤1,154,651.90萬元,利潤總額1,153,820.98萬元,凈利潤981,362.08萬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25,479.60萬元;與2020年度相比分別增長37.40%,213.24%,221.56%,213.31%,196.34%。

2021 年分季度主要財務數據

公司主營業務包括輸變電業務、新能源業務及能源業務。公司輸變電業務主要包括變壓器、電線電纜及其他輸變電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輸變電國際成套系統集成業務等;新能源業務主要包括多晶硅、逆變器、SVG等產品的生產與銷售,為光伏、風能電站提供設計、建設、調試及運維等全面的能源解決方案及風能、光伏電站的運營;能源業務主要包括煤炭的開采與銷售、電力及熱力的生產和銷售等。

2020年5月,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建立健全清潔能源消納長效機制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指出持續完善電網主網架,補強電網建設短板,推進柔性直流、智能電網建設,充分發揮電網消納平臺作用。隨著新建大容量輸電線路和城市電網改造的需求以及電網設備的更新改造,都將帶動輸變電產品需求的增長。

根據國家能源局發布的《2021年全國電力工業統計數據》,2021年全社會用電量83,12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0.3%;全國發電裝機容量約23.77億千瓦,同比增長7.90%(其中風電裝機同比增長16.6%,太陽能發電同比增長28.90%),電力裝機結構延續綠色低碳發展態勢;2021年全國主要發電企業電源工程建設投資完成5,530億元,同比增長4.5%;2021年電網工程建設投資完成4,951億元,同比增長1.10%,電力投資增加。

根據國家電網報發布的信息,2021年度,國家電網110千伏及以上交流工程投產4.4萬千米、2.8億千伏安,完成年度計劃的101.4%;開工4.1萬千米、2.5億千伏安,完成年度計劃的100.7%。2021年國家電網基建投資完成4,024.80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100.5%。

2021年輸變電產業國內簽約近266億元。新能源產業方面,特變電工積極把握市場行情,與重點客戶簽訂多份多晶硅銷售長單,與下游客戶晶科能源、晶澳科技開展資本合作;圍繞多能互補一體化項目、源網荷儲綜合能源項目、新能源大基地項目、整縣分布式光伏項目、各省競爭性配置項目,大力開發風光資源。能源產業方面,緊跟國家政策步伐,發揮煤炭保供基地作用,保障戰略客戶的同時不斷開拓疆內外新市場、新客戶,提升市場占有率;公司發電機組穩定運行,2021年實現燃煤機組發電量113.56億千瓦時,較上年同比增長12.69%;公司積極研究電力政策,通過合同電量轉讓、雙邊交易等方式,2021年度共計獲得市場化交易電量54.72億千瓦時,優化量價結構,提升度電效益。

公司完成了新能效變壓器系列產品節能認證,實現了技術到市場的階段性轉化;成功研制了國家“卡脖子”工程±800kV換流變壓器閥側出線裝置,與國產化套管形成配套;成功研制了1000kV電容式電壓互感器,產品性能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補齊了公司在互感器領域1000kV電壓等級產品空白;突破了高壓直流電纜運行溫度瓶頸限制,平滑鋁套高壓電纜從110kV成功延伸至220kV電壓等級,掌握了海上風電大功率風機配套高壓電纜核心技術,成功研制了環保型聚丙烯絕緣低壓電力電纜產品;完成“光伏組串I-V掃描與智能診斷系統”并通過鑒衡“L4”現場認證,突破了氮化硅陶瓷基板技術瓶頸;完成巨厚煤層露天煤礦時效邊坡理論及其應用研究,原煤回收率大幅提升,進一步增強了公司市場需求響應和服務支撐能力。

同行業競爭對手主要有中國西電電氣股份有限公司、保定天威保變電氣股份有限公司、ABB、西門子、遠東智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寶勝科技創新股份有限公司等。

主營業務分產品、分地區、分銷售模式情況的說明

1)報告期,公司變壓器產品營業收入基本與上年持平,營業成本較上年同 期下降 1.12%,毛利率較上年同期增加 0.91 個百分點,主要系公司加強成本管 控所致。

2)報告期,公司電線電纜產品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增長 22.10%,主要系公 司加大市場開拓力度所致;營業成本較上年同期增長 25.83%,毛利率較上年同 期減少 2.71 個百分點,主要系公司根據會計準則將運費由銷售費用調整至主營 業務成本所致及原材料價格上漲所致。

3)報告期,公司新能源產業及工程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增長 57.39%,毛利 率較上年同期增加 25.79 個百分點,主要系多晶硅價格上漲及銷量增加所致;營 業成本較上年同期增長 10.00%,主要系原材料價格上漲所致。

4)報告期,公司輸變電成套工程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增長 53.53%,主要系 公司輸變電國際成套項目工程進度加快,收入增加所致;營業成本較上年同期增 長 70.78%,毛利率較上年同期減少 8.45 個百分點,主要系公司部分開工項目毛 利率較低及受國際疫情影響導致建設成本增加所致。

5)報告期,公司發電業務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增長 28.80%,主要系公司新 能源 BOO 電站規模增加相應的發電量增加及火電發電量增加所致;營業成本較上 年同期增長 0.35%,毛利率較上年同期增加 12.20 個百分點,主要系本期與上年 同期相比毛利率較高的新能源電費收入占比增加以及火電發電量增加所致。

6)報告期,公司煤炭產品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增長 73.58%,營業成本較上 年同期增長 51.66%,毛利率較上年同期增加 8.25 個百分點,主要系公司煤炭產 品價格上漲及銷量增加所致。

7)報告期,公司塔吉克斯坦共和國上庫馬爾克礦區庫河東金礦(一區)高 品位氧化礦項目實現產出,公司黃金產品實現營業收入 37,096.22 萬元。

8)報告期,公司物流貿易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增長 81.90%,營業成本較上 年同期增長 79.48%,毛利率較上年同期增加 1.28 個百分點,主要系公司持續圍 繞主業做精做優貿易物流業務所致。

公司新能源業務主要由控股子公司新特能源負責經營,主要從事上游多晶硅生產、下游風 光電站建設、運營。多晶硅的競爭對手主要有保利協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通威 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大全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等;風光電站建設的競爭對手主要 有上海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正泰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中國能源建設股份 有限公司等;風光電站運營的競爭對手主要有中國三峽新能源(集團)股份有限 公司、國投電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川投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等。

成本分析表

成本分析其他情況說明

1)電線電纜產品材料成本、人工成本、燃動成本分別較上年同期增長 26.50%、 34.04%、34.61%,主要系電線電纜產品收入增加相應成本增加所致。

2)輸變電成套工程物資及材料成本、施工費用成本分別較上年同期增長 70.13%、71.77%,主要系輸變電成套工程項目進度加快,收入增加導致成本增加 以及受國際疫情影響導致建設材料設備采購成本、國際運輸成本增加所致。

3)煤炭材料成本、燃動成本、制造費用分別較上年同期增長 53.67%、61.44%、 49.26%,主要系煤炭產品收入增加相應成本、費用增加所致。

特變電工積極參與央企、國企混改,與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中國華電集 團有限公司開展資本合作。報告期公司投資的南網能源在深圳證 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參與了中國華電集團資本控股有限公司、華電福新能源發展 有限公司的增資項目,通過深化與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在輸變電、能源及新能 源領域的業務合作、產業協同,實現互利共贏。

研發、專利情況

2021 年度公司新增授權專利 269 項,其中發明專利 55 項。截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公司共有有效授權專利 1,609 項,其中發明專利 424 項。公司積極參 加國家及行業標準制定、修訂,全年參與制定、修訂國家標準 8 項、行業標準 13 項,團體標準 4 項。

經營計劃

2022 年公司計劃實現營業收入 750 億元,營業成本控制在 550 億元之內。

輸變電產業:國內市場方面,公司將持續穩固存量市場,優化市場結構,抓 住特高壓市場增長機遇,保持國網、南網集采市場領先地位,提升配網新能效節 能市場簽約規模;穩定火電、水電、核電電源側市場份額;積極開拓增量市場, 圍繞陸上風光大基地、海上風電、整縣分布式以及數據中心、高載能企業源網荷 儲等領域大力開拓市場,提升競爭力。國際市場方面,公司進一步發揮平臺集約化優勢,持續加大資源調配力度,推動項目簽約、融資落地;統籌發揮全產業鏈 優勢,加大單機業務的市場開拓力度。

新能源產業:公司將科學布局積極推動大基地項目、“源網荷儲”、“多能 互補”、特高壓通道等優質資源的獲取和開發;促進設備集成服務能力及源網荷 儲一體化解決方案能力提升;加快布局 CCER 開發工作;加快新疆多晶硅產線技 改及內蒙古 10 萬噸高純多晶硅項目、準東 20 萬噸多晶硅項目的建設、投達產, 增強與重點客戶的戰略合作,鞏固多晶硅市場的優勢地位;健全市場動態快速響 應機制,加強市場策略分析研判能力。

能源產業:公司將靈活應對煤炭市場變化,充分發揮煤礦產能、鐵路環線、 裝車站臺等優勢,以技術營銷為抓手,開拓空白市場,尤其是疆外市場;積極應 對電改新形勢,研究電力交易規則,增加交易電量,提升交易電價,努力提升電 站效益。

關鍵詞: 較上年同期增長 營業收入 同比增長 股份有限公司 營業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