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就“天然氣價格上限機制”達成統一意見。
10月21日,聚焦能源問題的歐盟秋季峰會在分歧中落幕,雖然成員國最終打破了圍繞如何解決能源危機持續數月的僵局,并在最后一刻就“天然氣價格上限機制”達成統一意見,但對于如何靈活應用這個機制、設定什么樣的“封頂價”仍然存在很大爭議。10月25日,歐盟成員國能源部長齊聚盧森堡,圍繞天然氣價格上限機制再次進行討論,無奈仍然未能取得突破性進展。這是近一周以來歐盟內部圍繞天然氣“封頂價”問題進行的第二次討論。
輿論認為,盡管本屆歐盟峰會在能源問題上達成了部分共識,但就整體而言仍然凸現出了歐盟內部的固有分化正日漸加劇。值得一提的是,10月下旬以來歐盟連續召開內部會議磋商能源危機問題,由于成員國能源結構差異較大,對化石燃料供應的依賴程度不一,數月來一直在為采取哪些聯合舉措而爭執不休。鑒于許多措施細節尚待確定,歐盟內部還將在近期進一步討論相關細則,以期最早11月推動包括天然氣限價機制等措施正式生效。
降低氣價方面達成共識
隨著秋季峰會落幕,歐盟領導人發布共同聲明,鑒于目前的能源危機,需繼續努力減少需求,確保供應安全,避免實施能源配給,同時應降低整個歐盟市場能源價格,維護單一市場的完整性。
這份聲明重申了10月18日歐盟委員會提出的聯合采購天然氣、建立臨時天然氣交易動態價格走廊、在緊急情況下幫助成員國協調天然氣供應等緊急措施。此外,聲明還提出一項對用于發電的天然氣價格設定上限的新措施。
據悉,擬議的上限將“立即限制天然氣價格過高的情況”,但在滿足德國和荷蘭等持懷疑態度的國家提出的條件之前不會實施。歐盟成員國將在未來幾周與歐委會圍繞上限價格計劃如何運作的技術細節展開研究,力求在11月正式實施這個計劃。
眼下,歐盟各成員國已經花費數百億歐元補償家庭和企業不斷上漲的能源賬單,但他們認為需要通過聯合行動才可能緩解這場能源危機。對歐盟而言,任何價格上限都必須確保供應安全,包括不應讓廉價能源出口到與歐盟電網相連的國家,如英國。
據悉,擬議中的緊急價格上限機制將限制歐盟主要天然氣價格基準荷蘭天然氣TTF價格飆升,進而降低與天然氣價格掛鉤的電力成本。同時,歐盟成員國將聯合購買占歐盟天然氣消費量15%的天然氣,以填補今年冬季所需的儲備。
需要注意的是,盡管歐盟內部就降低氣價已達成共識,但如何推進天然氣價格上限機制仍然存在較大分歧。
限價機制分歧嚴重
反對設定天然氣“封頂價”的國家主要是德國和荷蘭,他們擔心此舉會適得其反,促使天然氣生產商將更多天然氣出口到愿意支付更高價格的國家,比如亞洲地區。德國認為,如果歐盟委員會真的設置了“動態”價格上限,那么歐盟將很難再買到足夠的天然氣,原本屬于歐洲的天然氣會經西班牙海岸運往日韓等國。
盡管出于對歐盟穩定大局的考慮,德國總理朔爾茨最終放棄了對限價的反對立場,但引發干預的價格水平或市場波動規模仍有待商定。“政治設定的價格上限總是存在這樣的風險,即生產商將天然氣賣到其他地方,而我們最終將得到更少的天然氣。”他強調。
以法國為代表的一派則迫切希望限價。目前該國國內掀起了全國性的罷工潮,社會矛盾非常突出,急需要通過限價來降低居民的生活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10月22日,荷蘭天然氣TTF價格下跌7%至每兆瓦時115歐元,遠低于創紀錄的340歐元/兆瓦時。支持天然氣限價措施的歐盟成員國隨即表示,這是“封頂”機制帶來的利好影響,并認為隨著后續敲定更多降低家庭和企業成本的措施細節,價格還將進一步下跌。
愛沙尼亞總理Kaja Kallas表示:“市場做出了反應,價格下降了。”希臘總理米佐塔基斯強調:“近期價格下跌背后的原因是因為市場發現,我們對天然氣施加某種限制的威脅是認真的。”比利時首相德克羅則表示:“所有人都明白,我們需要干預天然氣市場,目前氣價已經出現下跌,未來還要繼續下降。”
內部矛盾正不斷激化
圍繞天然氣限價機制爆發的矛盾只是歐盟內部固有分化的冰山一角,能源行業和商界代表對天然氣“封頂價”的高度懷疑則將進一步影響歐盟的內部決策。美國CNBC新聞網援引一位歐洲能源行業高管的話稱:“能源危機的根本問題仍在于供應不足,干預市場可能會損害對俄羅斯天然氣替代品的投資,我們需要的是市場價格來幫助平衡有限的供應與需求。”
值得關注的是,德國和法國的矛盾也在天然氣限價機制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兩國原定10月最后一周在法國楓丹白露舉行的法德部長級會議已經被推遲到明年1月舉行。隨后,朔爾茨宣布了一項旨在保護德國企業和消費者免受能源價格上漲的補貼政策,補貼金額高達2000億歐元。此舉引發了包括法國在內的大多歐盟成員國的不滿,法國方面甚至表達了強烈的憤怒。
法國總統馬克龍直言,德國的政策不會改善歐洲的通脹危機,反而有可能導致歐盟扭曲。業內認為,德國這種大規模的補貼影響確實非常大,可能會引發模仿效應,促使更多成員國進行大規模補貼,導致通脹危機進一步惡化。
《金融時報》指出,截至10月,來自俄羅斯的天然氣流量約占歐盟天然氣供應量的9%,遠低于去年的40%。歐洲各地儲氣站目前儲存率已經超過90%。溫和的氣溫暫時降低了取暖需求,但目前的價格仍遠高于過去10年的20-40歐元/兆瓦時的平均價格水平。由于儲存設施接近飽和,歐洲能否在不訴諸定量供應的情況下度過這個冬季仍存很大不確定性。(本報記者 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