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雖已隆冬,甘肅省蘭州市永登縣七山鄉卻是無限好風光,一排排整齊的光伏板在日光沐浴下,將荒地、荒坡賦予了生命的脈絡。在永登七山百萬千瓦級光伏發電基地60萬千瓦牧光互補示范項目現場,工人們正在進行固定支撐架、安裝光伏組件等作業。
2022年1月,永登縣七山鄉百萬千瓦級光伏發電基地60萬千瓦牧光互補示范項目正式開建,上層光伏發電,下層種植畜牧,電力足、有肉吃、解難題、助增收,標志著“電沙成金”的愿景終于成為現實。據悉,該項目占地總面積60萬平方米,總投資28.19億元,將太陽能開發與荒地、荒漠治理有機結合,利用“板上發電、板下養羊、治荒改土、鄉村振興、工業旅游”的“光伏+”綠色生態產業模式,進一步改善生態環境。預計項目建成后每年可為電網提供上網電量約10.4億千瓦時,每年可減少煙塵排放量約31.2萬噸、二氧化碳排放量約84.24萬噸,帶動優質牧草生產加工、畜牧業養殖、食品業等產業發展,實現產業多層化、生態多樣化、效益多元化。
“項目規劃建設110萬塊單片、功率540瓦單晶硅雙面雙玻光伏組件,新建330千伏升壓站一座,目前光伏場區內建設工作已完成90%。”華潤新能源永登公司負責人寇永恒介紹,“我們對傳統的光伏發電模式進行了技術創新,將光伏板跨度延長至33米、高度升至4米,配置雙面光伏板發電,發電效率提高了8%-15%。”
為全方位服務光伏產業,助力綠色能源快速崛起,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緊緊抓住利好政策窗口期,以光伏發電業務為突破口,著力培育光伏建設、運維一體化服務體系,以項目為抓手,以服務為助力,成立多專業部門組成的新能源產業發展協調推進工作小組。按照“一項目一專班”,從項目立項、建設到投資、接入等進行全過程跟蹤,積極協調項目建設,在用地、融資、用工、用能等方面全范圍保障。
在項目建設過程中,該公司開辟綠色通道,實行項目申請、現場勘察、并網流程等工作的“一站式”辦理,安排專人全程推進光伏項目的規劃、設計、配套項目等工作,以全方位的優質服務免除光伏客戶的后顧之憂。項目建成后,精準定位,對企業開展“一對一跟蹤式”服務,圍繞光伏發電延伸服務內容,拓寬服務渠道,常態化開展光伏電站線路、計量裝置、光伏發電系統等隱患排查,現場解決光伏用戶、光伏電站遇到的難題,及時處理安全隱患,針對檢查中暴露出的問題,提醒用戶及時改進。
“牧光互補項目融合發展,對土地資源進行優化配置,一地多用,增加土地產出和附加值,形成產業化經營,推動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協調發展,同時實現了農業產業化升級,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市場營銷事業部副總經理袁曉燕介紹。
山不讓塵,川不辭盈。在“雙碳”目標引領下,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將以“困難面前不低頭、敢把荒地變綠洲”的精神為指引,充分利用以“網上電網”APP為基礎的資源共享平臺,按照“摸清數據—分析消納—明確目標—制定方案”的思路,進一步掌握區域電網分布情況,為光伏項目規劃方案的可行性研究奠定豐富的數據基礎,為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推進新型電力系統建設貢獻智慧和力量。(劉曉波 李春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