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對于房產方面的知識很多小伙伴現在其實都不是很清楚,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問題,包括我們在裝修,買房,賣房,等等方面都會遇到很多問題,那么我們如何去解決這些問題呢?那么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借鑒一些網友們是否有遇到同樣的問題,又是如何去解決的,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分享一些相關的房產問答信息吧。開發商在售房宣傳時,會把小區的配套設施、小區規劃等做一些介紹,而買房者一般也都很在意這些。但有時候也會遇到與宣傳不符的時候,例如,住進去后才發現:小區突然冒出垃圾站、居委會,抑或是原本的綠地變成了停車場等;原本在宣傳時有的一些小區高級會所、游泳池等,在把房買完給買主后,就拆除了。這時候該怎么辦呢?對于上述問題,相關房產糾紛律師分析說:購房前應查看規劃圖,把廣告內容寫進合同。實踐中,買家往往沖著某一樓盤的廣告宣傳簽下合同,而所有問題都集中在收樓前后爆發,宣傳的情況與實際規劃完全不一致,如所謂“現場實景”中的湖泊、綠地、園林景觀,在規劃中根本就不存在,甚至有可能實際是道路、垃圾中轉站等。根據《商品房銷售管理辦法》,對于樓盤的規劃,開發商有明示、告知、說明的義務,但開發商為了樓盤能更好地銷售,往往采取隱瞞整體規劃或在廣告中作虛假宣傳的方法。韋世州認為,開發商應全面履行自己的合同義務,包括按照合同規定的規劃許可證建設和交付房屋,履行當初出售房屋時宣傳的房屋配套承諾,而開發商違反此義務顯然構成違約。對此,業主可要求開發商承擔諸如停止違約行為、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律師提醒大家,作為業主千萬不要只等著發展商來主動告訴你小區的整體規劃,而應在合同簽訂前就要求發展商出示相關的規劃圖紙及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等資料,仔細審閱規劃許可證及其附圖的內容。除此以外,業主也可到規劃部門查閱小區規劃設計的核準圖,其中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的平面圖反映了小區整體建筑面貌。業主從中可確定小區的出入口、樓間距、變電站、車庫出入口、停車場、通風口等公共設施的位置、小區道路、綠化等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