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資訊 >  >> 
健康科普丨家長如何識別和面對青少年抑郁癥?海南心理專家:傾聽接納尋求專業(yè)治療:世界最新

時間:2023-02-07 21:20:01    來源:南海網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2月7日消息(記者王洪旭 實習生張子淇)近期,青少年自殺自傷的案例引發(fā)社會關注,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亟需重視,尤其是青少年抑郁癥,需要早發(fā)現早干預。那么,家長該如何識別和預防青少年抑郁癥呢?

2月7日,海南省婦女兒童醫(yī)學中心心理健康促進科、兒童心理健康科負責人楊娟,中級心理治療師孫婷婷表示,青少年時期自我意識進一步提升,需要給予孩子尊重,保留一定的獨立空間。此時父母不是抽身而去,仍然需要有足夠的敏感度。

當孩子發(fā)出以下預警信號時,家長應該及時接收和注意。


(相關資料圖)

情緒不穩(wěn)定、易激惹

與成年抑郁癥患者所表現出幾乎每天大部分時間都情緒低落、空虛、絕望、哭泣等反應不同,青少年患有抑郁癥時,最常見的狀況是情緒波動大、情緒低落、暴躁憤怒,生活中往往表現為發(fā)脾氣、摔門、砸東西、大喊大叫等。而這些往往都被簡單地歸為“叛逆期”的表現。

學習能力下降

在初期有的能勉強維持學業(yè),但之后逐步會感覺力不從心,自尊受到打擊,最后對什么都沒興趣,自我感覺失控了,總是感覺很疲憊。此時身邊的人往往會覺得青少年怎么這么不懂事,怎么這么懶,學習也不努力,久而久之孩子嘴邊伴隨著“我就是個失敗者”“我怎么也趕不上去了,我沒辦法交代了,活著沒用”。

頭暈胸痛等軀體不適

患抑郁癥青少年常表示頭痛、頭暈、胸痛、腹痛、胃痛、蕁麻疹等身體方面不適。在咨詢中報告睡眠飲食也出現問題,“自己已經持續(xù)一兩個月每天睡三四個小時,但是別人不知道,因為白天會大量喝咖啡提神”。不少家長也反映孩子晚上不睡白天不醒,放假能睡到下午四五點。抑郁癥的青少年往往食欲也會改變,沒胃口,甚至一整天不吃東西,體重下降明顯,也有部分青少年會暴飲暴食導致肥胖。而睡眠飲食出現問題也會加重其情緒和認知方面的困難。

出現自傷行為

前來尋求幫助的青少年中很多都報告曾經或者仍然存在強烈的自殺的想法、自殺的計劃、甚至有進行過自殺行為的情況。自傷自殘的情況也常常存在,在長袖長褲遮擋下,胳膊、手臂、大腿等位置藏起了新舊交織的劃痕。

家長如何面對青少年抑郁癥?專家:去傾聽和接納孩子

面對青少年抑郁癥,父母可以做些什么呢?

對此,孫婷婷建議,家長跟青少年站在一起,看到他們遇到了困難,一起去面對。首先,提供接納、支持的家庭環(huán)境。青少年是未來的希望,而作為還沒獨立的青少年資源較少,在面臨學業(yè)壓力、睡眠不足、家庭矛盾、同伴關系變動等狀況時他們往往在較少的自主時間內很難很快找到并實施適合他們的緩解痛苦的方法。也許很多父母也不知道該說什么、該怎么辦,此時需要的不是會說很多的道理,而是適度、用心地去傾聽,去接納。

其次,直面現狀、拒絕自我恥辱感。面對精神疾病、心理問題時,不僅是家長可能會回避、羞恥,很多青少年同樣不想讓別人知道自己在吃藥、在做咨詢,覺得就是被貼上了精神病標簽。要直面問題,積極進行心理疏導和干預。

尋求專業(yè)治療 早發(fā)現早干預

“他怎么可能會有抑郁癥,他一直很積極”“好好的孩子怎么就這樣了”帶孩子就診時,很多家長會有這樣的疑問。然而,孩子反饋存在痛苦時間已經不短了,甚至有六七年了。一開始往往是出現頻繁發(fā)脾氣、遲到、早退、莫名其妙哭泣、晚上不睡早上不起等表現,家長此時需要警惕,這可能是孩子的求助信號。

楊娟表示,輕中度抑郁的青少年可選擇進行專業(yè)的心理治療,與家校合作,跟孩子一起找到解決的方法,很大程度上會避免更嚴重的后果。如果孩子的情況比較嚴重,請帶孩子前往當地醫(yī)院精神、心理專科進行藥物和心理等方法進行系統(tǒng)治療,必要時考慮住院治療。家長要有耐心,與孩子長期的共同努力。

關鍵詞: 青少年心理健康

X 關閉

X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