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連日來,市民政局聯合各鎮街、消防部門,構建“黨建+安全+生產”大格局,通過“四加四減”四步法,對內統籌機構安全與生產,抓好以練備戰,讓安全意識入腦入心;對外強化黨建合創,發揮專業力量,讓消防工作走深走實。
制度建設+培訓提升,減少認識空白。4月28日,市民政局召開消防安全工作培訓會和安全生產工作會,制定并分發了《義烏市養老機構消防安全管理十項規定》《義烏市養老服務機構消防安全標準化管理指南》《養老機構消防安全管理實施制度》《義烏市民政局消防安全手冊》。
會后,各養老服務機構根據相關要求,制定消防安全管理規范,從責任體系到工作要求,從應急處置到人員疏散等,實現定人、定崗、定責。在完善制度的同時,市民政局會同消防部門,多次開展專題培訓,強化機構負責人和消防負責人的安全意識。
日常巡查+拉練競賽,減少實操空白。4月下旬,2023年度養老機構微型消防站技能比武暨消防演練活動在北苑專職消防隊舉行。來自全市13家養老機構微型消防站及相關消防安全工作人員在技能“大比武”活動中切磋消防“武技”。
為嚴格落實養老機構的消防工作職責,市民政局督促指導各機構健全消防安全制度,要求每日消防安全巡查、每月設施設備檢查、半年消防疏散演練,時刻保持“以防為重,以消為輔”的理念,確保各項設施設備時刻保持最佳狀態,人員隊伍保持高度警惕,措施預案保持隨時啟動。同時,各機構對照標準,建立健全微型消防站,配齊人員裝備,強化日常訓練。各鎮街專職隊加強對養老服務機構微型消防站納入指導,并不定期開展拉練,提升微型消防站的應急處置能力。
自查自糾+咬尾互查,減少管理空白。“作為養老機構消防安全管理人員,要加大安全隱患自查自糾力度,及時消除各類火災隱患。”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五一”期間,各養老服務機構積極開展各類隱患自查自改:主動聯系消防維保單位、遠程監管單位,對機構內的消防設施開展全方位檢查,尤其是消防栓、應急燈、滅火器、防火門等重要設施,逐一進行檢查,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和盲點。
同時,發動全體員工和老人家屬,對在院老人的物品、大功率電器、香煙明火等進行地毯式的排查,確保居住區不出現可能造成火災的物品、電器。此外,對照“咬尾互查”的做法,組織開展養老服務機構之間的交叉檢查,對發現的隱患或整改不到位的問題,納入機構考核的加扣分。
部門監管+專業檢查,減少隱患空白。按照“一機構一專班”的責任落實機制,連日來,市民政局會同消防、市場監管、屬地鎮街等單位,對養老機構實行全覆蓋的消防安全檢查,嚴格落實簡單隱患立即整改、一般隱患兩日內整改、重大隱患停產整頓的要求,實行消防問題的閉環銷號。
此外,市民政局還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委托有資質的第三方機構,對各養老服務機構進行專項的消防安全檢查評估,出具評估報告,有針對性的發現消防隱患。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