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的重要性,茲勿贅言。
【資料圖】
近年來,不少地區更是相繼以“谷雨”、“植樹節”等節日作為人才的專屬節日,以表敬才愛才之心。寓意雖美好,但俱皆含蓄的表達。
湖州則不同。她直接將每年的5月20日設為“湖州人才日”,用年輕、炙熱的方式對人才說“我愛你”。
眼下,一場名為“湖州未來大會”的專場告白會正式啟動。主旨同樣簡潔明了:湖州愛你,你就是湖州的未來。
1
再漂亮的情話,抵不過真情實意的付出。
“不少地方的人才政策都聚焦廠房和資金,湖州在此基礎上,更具人情味。”2011年,車磊婉拒了導師保薦的留日執教名額,只身一人來到湖州創業。最初打動這位山東漢子的是綠色發展理念,十余年下來,他感受最深的是湖州對于人才的誠意。
“我們做技術研發的,最怕瑣事纏身。”企業創立伊始,湖州就將系統內優秀的干部派駐了過來,“干部不僅是駐企更是‘住企’,每天早上8點準時就到了,我們晚上搞到幾點,他也一直陪著。就像是多了個懂政策的‘高管’,省去了我們很多生產之外的精力。”
在疫情時,湖州還貼心準備了年夜飯套餐和菜譜,預約了風景秀麗的民宿供休閑放松。車磊說湖州的人才政策有潤物細無聲的感覺,“粗看起來不起眼,但又非常周全細致,我們只要全心全意做研發搞生產就好了。”
如今車磊創辦的“宜可歐”已成長為國內環保行業的“獨角獸”,公司銷售額突破1.5億元,自主研發的多項產品打破了國外壟斷的局面。
這兩年,車磊陸續接到過很多地方的邀請,對方更提供了不少極具“誘惑力”優惠的政策,邀請他去入駐發展,但他都一一謝絕了,“優惠不等同于金錢。”
地處上海、杭州等大城市的“虹吸”效應之內,湖州人才工作之所以能夠走在浙江省“第一方陣”,是因為不斷推出的人才新政:“湖九條”“湖十條”“人才新政4.0版”“博士雙創新政”重磅出擊;“南太湖精英峰會”“南太湖人才周”等系列人才活動持續舉辦……
而更為關鍵的是,與之匹配的誠意。如“人才新政4.0版”,不僅資助獎勵提升,更是聚焦破解人才“關鍵小事”,推行“上管老下管小”生活服務。
于此細微處,更見湖州重才、愛才、敬才之真情。
2
最長情的告白,是提供更大的舞臺。
“好馬也吃回頭草。”劉鶴笑言自己與湖州的淵源。2006年劉鶴到市中心醫院工作了兩年,決定繼續深造,一路從研究生讀到博士。15年后,劉鶴再次選擇到湖州市中心醫院工作。
“一直關注著湖州的發展和變化,也一直和湖州的老友保持著密切聯系。”2021年和醫院負責人馬書記接觸后,劉鶴下定決心從老家徐州辭職,“肯定的,每個人都想實現自我價值。我認為湖州機會更多,發展空間更大,所以我就來了。”
現實的發展狀況,也正如他所期待的。“除了負責麻醉科臨床工作,我現在還有了更加充分時間進行基礎研究。”一年多下來,劉鶴不僅成了麻醉科的帶頭人,有關疼痛神經調控的課題研究取得長足進展,陸續入選省級、國家級自然基金項目。
越來越忙碌,也越干越有勁的劉鶴感慨道,“沒有什么比充實的日子,更讓人覺得幸福了。”
同樣辭職,也出于同樣的原因來湖州的,還有博士李向陽。39歲的他已是湖州職業技術學院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帶頭人,他主編的書籍《物聯網系統設計》也出版在即。
誠然,優惠政策是吸引人才的基礎,但留下來、干起來的關鍵是他們施展拳腳的舞臺有多大,能否獲得尊重和認可,未來又是否值得期待。
去年以來,湖州積極推進“青創新城”建設,搭建能夠讓青年人才揮灑才智、成長成材的廣闊事業發展平臺,正是出于這種考慮。在湖州今年的規劃中,青創走廊、青創基地等創新創業空間將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在全市遍地開花。湖州在拼盡全力創造條件,守護每一個人才的夢想。
魚無定止,淵深則歸;鳥無定棲,林茂則赴。
用一流平臺助推人才干成一流事業,這就是湖州能夠給到的最好的禮物。
3
長相廝守的奧義,在傾聽對方的心聲。
韓愈在《馬說》一文中,用千里馬比作人才,伯樂需要“以其道,盡其才”。著墨至此,作者仍覺不夠,還要“通其意”,從“人”的角度再做深入刻畫。人才人才,首先是人。是人就有情感的鏈接與被傾聽的需求。
為“通其意”,湖州在浙江率先建立人才懇談機制,不安排主持人、不固定話題、不準備發言材料,與各行各業的高層次人才開展面對面交流。由此份不重形式、只看問題與需求的作風看,顯然,湖州已把人才懇談機制當成了解決人才問題、優化人才生態的重要載體。
如針對高層次人才子女就學問題,研究建立快速保障機制,明確為高層次人才提供“一對一”服務。
如針對青年人才反映較集中的婚戀問題,開發人才“緣聚湖州”應用,打造青年人才相親平臺,通過“線上+線下”形式,定期舉辦人才聯誼交友活動。
為確保實效,湖州還進行項目化交辦、專班化運作和跟蹤問效,定期通報辦理結果和人才滿意情況,確保件件有著落。
也正如湖州在年初的大學生新春懇談會上所言,“當前的湖州,正努力栽好‘梧桐樹’、唱好‘雙城記’、當好‘店小二’,以最大誠意召喚青年人才來湖干事創業。”
湖州位列中國城市95后人才吸引力29位,青年發展指數全省第2位,新增青年大學生指數全省第2位。
青年人才們選擇湖州的因素,也許不盡相同。
但終其一點,都是希望在湖州找到屬于自己的“愛情”——幸福感與歸屬感。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