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資訊 >  >> 
世界實時:英偉達“狂飆”背后

時間:2023-06-02 12:40:23    來源:經濟日報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視頻報道請掃二維碼

當地時間5月30日,美國芯片制造商英偉達股價在盤中大幅上漲,市值一度突破萬億美元,成為首家市值達到這一里程碑的芯片企業。截至收盤,英偉達股價收漲約3%,總市值超過9900億美元。

目前,英偉達的市值排名僅次于蘋果、微軟、谷歌和亞馬遜,成為美股市值第五大公司。截至5月30日,英偉達股價年內累計漲幅超過170%,是美股科技巨頭中表現最好的企業。

英偉達的“霸氣”表現,來自全球市場對AI芯片的旺盛需求。眾所周知,人工智能應用依賴于對海量數據的動態分析和處理,這就要求與之搭檔的計算機具有巨大的內存和超高速的運算性能。在這方面,英偉達擁有多項核心技術與核心競爭力,其芯片和軟件可以滿足生成式AI的計算密集需求,被稱為AI“算力之王”。

乘著AI這股東風,英偉達市值一路“狂飆”。事實上,英偉達不止一次踩中風口。2021年加密貨幣反彈期間,由于挖礦對GPU芯片的需求暴漲,英偉達股價飆升超過100%。但隨著加密貨幣失去光彩,英偉達的股價在2022年下跌了46%以上。

相較于加密貨幣,AI的進步提供了更大的想象空間。有分析認為,對英偉達而言,這波AI熱潮帶來的商機將更加重要和持久。據瑞銀分析師估計,開發聊天機器人ChatGPT需要用到大約1萬枚英偉達GPU芯片。

不過,市值領先并不意味著“穩坐釣魚臺”。正如英偉達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黃仁勛所言,供應AI芯片的競爭非常激烈。不少英偉達的合作伙伴一邊用著GPU(圖形處理器),一邊琢磨著自研AI芯片。有消息稱,微軟正在研發自家的AI芯片,代號“雅典娜”。谷歌自行研制的AI芯片TPU(張量處理器),去年已經迭代到TPU v4。

除AI產品的比拼,云端的競爭也不容忽視。谷歌、亞馬遜、微軟等的自研芯片或許不會直接對外售賣,但用在云服務上也會分食英偉達的蛋糕。例如,谷歌的TPU服務從2018年就已經向云客戶開放;在這場生成式AI大戰中出盡風頭的AI繪畫平臺Midjourney,用的正是谷歌的算力服務。

身處瞬息萬變的芯片行業,“萬億”的數字本身并不重要。對英偉達來說,如何站穩腳跟,成為“萬億俱樂部”的“常駐嘉賓”,才是關鍵所在。 (作者:孫昌岳 來源:經濟日報)

關鍵詞:

X 關閉

X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