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筆者從廣東省總工會獲悉,根據《關于命名2021年廣東省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的決定》,命名100個工作室為“廣東省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由深圳市中金嶺南有色金屬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金嶺南)推薦的周艷飛創新工作室、張偉創新工作室、彭滔創新工作室光榮上榜,該公司的創新工作室入圍數量位列全省前茅。
勞模創新工作室作為企業解決一線生產難題的“攻關站”、推動一線技術創新的“孵化器”、培養一線技能人才的“練兵場”,是群眾性技術創新成果的聚集地。目前,該公司共有31個勞模(職工)創新工作室,其中 8個為省級創新工作室。
周艷飛創新工作室自成立以來,所獲榮譽不勝枚舉:“有色金屬共伴生硫鐵資源綜合利用關鍵技術及應用”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復雜鉛鋅尾礦中黃鐵礦高值化回收研究與工業示范”獲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科學技術獎二等獎;申報國家實用新型專利6項;“二氧化碳選硫新技術研究”項目通過由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組織、中國工程院蔡美峰院士等6名專家的成果鑒定,被認為試驗技術處于國際先進水平。此外,該工作室先后有6名普通操作工晉升為技師,4名助理級工程師晉升為中級工程師,3名中級工程師晉升為高級工程師。
張偉創新工作室研究低品位共伴生稀散金屬資源高效回收利用關鍵技術,為國內創新應用硫酸體系實現鎵鍺銦銅金屬全萃回收項目,首次在國內開發運用富氧加壓浸出鎵鍺置換渣新工藝和旋流電積鎵新技術替代傳統鎵電積等技術。該工作室參與或承擔“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1項,“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1項,“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1項,韶關市產學研項目1項,中金嶺南科研項目10項,各類技術創新項目68項,申請專利23項,授權發明專利5項,實用新型專利6項,發表論文12篇。
彭滔創新工作室是3.2m2大極板鋅電積技術、自動化剝鋅技術和設備改造創效路上的“急先鋒”。近3年,該工作室共完成各類創新項目44項、申請專利9項、發表論文13篇,“陽極吊車的研制及投入使用”“鋅熔鑄鋅錠的質量改善改進”等攻關項目成效顯著。工作室領頭人彭滔獲評“韶關工匠”稱號,主要成員李健斌榮獲2020年全國有色金屬行業班組長綜合管理競賽三等獎、陽平獲評“廣東省國資委優秀共青團員”,顏修紅獲評“2021年全國有色金屬行業優秀班組長”,所在車間工會獲得“全國職工模范之家”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