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專題 >  >> 
2021年全球新增可再生能源發電產能已創下紀錄

時間:2022-05-18 16:41:34    來源:能源區塊鏈與雙碳戰略研究

國際能源署(IEA)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太陽能、風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發電的新增產能已創下紀錄。為了保障能源安全,改善氣候環境,各國政府可再生能源利用水不斷提高,并且今年將進一步提升。

國際能源署(IEA)發布《可再生能源市場更新》指出,2021年,全球新增可再生能源發電克服了供應鏈危機,施工延誤和原材料價格高等問題,發電量高達295吉瓦,創下歷史新高。預計2022年,全球新增發電量將達到320吉瓦,相當于歐盟的天然氣發電總量,幾乎能夠滿足德國全部電力需求。太陽能光伏發電量有望在2022年達到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發電量的60%,排名第二和第三的分別是風力發電和水力發電。

2021年,歐盟年發電量增長30%,達到36吉瓦,超過了10年前新增35吉瓦的紀錄。2022年和2023年將投入使用額外可再生能源,能夠幫助歐盟地區在發電方面擺脫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

中國、歐盟和拉丁美洲均發布了相關政策,支持可再生能源發展,所以今年可再生能源增速比最初預期要快很多,足以彌補美國在可再生能源發電方面的缺失。然而,美國尚未確定風能和太陽能激勵措施,再加上對從中國和東南亞進口光伏產品的貿易保護行動,美國未來發展前景尚未明朗。

目前由于缺乏有力政策,水電發展速度下降40%,風能發展不明顯,這些抵消了太陽能的發展,全球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增速預計將在2023年趨穩。

能源市場動蕩不安,各國政府(尤其是歐洲政府)越來越重視能源安全問題和自身能力,努力加快制定能效管理解決方案,應用可再生能源技術。

如果目前沒有供應鏈危機和物流問題,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增速將更快。由于大宗商品和貨運價格上漲,太陽能光伏裝機和風力發電站的成本預計將在2022年和2023年保持高于疫情前水,扭轉十年來成本下降的趨勢。

今明兩年,全球新增太陽能光伏發電量有望打破記錄,到2023年,年市場發電量將達到200吉瓦。中國和印度的大規模太陽能項目均有政策支持,所以兩國的太陽能項目發展速度變快,并且項目成本比使用化石燃料的替代品更低。在歐盟地區,由于電費上漲,家庭和公司安裝太陽能屋頂裝置還能幫消費者省錢。

政策具有不確定,許可條例冗長復雜,都阻礙了風電行業的發展。2020年太陽能裝機容量達到驚人水,2021年卻驟降了32%,預計今明兩年新增陸上風力發電量將出現恢復增長。

2022年,全球新增海上風電裝機容量將下降40%。此前,中國開發商努力趕在補貼截止日期前完工,導致中國去年新增裝機容量大幅增長。所以今年全球新增裝機容量仍有望比2020年高出80%以上。

關鍵詞: 風力發電 水力發電 可再生能源發電 可再生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