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信息 >  >> 
5年累計讓利超7000億,運營商如何“可持續發展”?

時間:2022-03-03 15:49:08    來源:C114

日前全國政協委員、云南聯通黨委書記兼總經理張云勇在《 人民政協報 》中撰文指出,為了打造讓百姓“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基礎設施,通信央企始終踐行使命職責,發揮著基石作用。過去過去5年累計讓利超過7000億元,流量價格已降至平均3.14元每G的“地板價”。據測算,目前我國通信服務資費水平僅為國際平均水平的一半,移動通信用戶ARPU(每用戶平均收入)僅相當于美國的18%、韓國的26.7%。

張云勇在文中坦誠:“如此大規模的提速降費讓利需求,給通信央企的生產經營帶來巨大壓力,通信央企將面臨可持續發展的難題。為破此局,通信央企唯有圍繞5G新基建,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探索發展數字經濟新模式,開拓轉型改革的新路徑。”

新時期、新形勢、新格局需要通信央企履行新使命、新定位、新戰略。為在數字經濟發展進程中,持續充分發揮通信央企穩就業、抓創新、促增長、調結構、惠民生的多重政治責任能力,張云勇提出三條建議。

首先,鼓勵通信央企充分踐行大國頂梁柱之使命,旗幟鮮明地引領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落實《“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持續打造自身成為數字信息基礎設施運營服務的國家隊,向以技術和數據為要素的創新驅動增長模式轉型,聚焦大聯接、大計算、大數據、大應用、大安全,推進產品形態、服務模式、生產效率的全面升級。以國家首席、政府首選、人民守信為準則,加快建設產品卓越、品牌卓著、創新領先、治理現代的世界一流企業,支撐數據資源治理,主導數字經濟市場。以《數字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為框架積極投身國際合作,成為賦能全球數字化進程的中堅力量。

其次,鼓勵通信央企發揮創新主力軍作用,創新引領勇擔破解科技難題。激勵通信運營商等通信央企在數字經濟領域跨周期地投入資源于國家性突破任務中,解決一系列制約國家和行業發展的“卡脖子”問題,積極主導國家級實驗室建設,主動承擔產業鏈鏈長角色,通過國資賦能形成跨專業優勢互補的聯合體,以一代百打好團體賽;同時,建議為通信央企內“專精特新”方向的技術研發項目提供融資綠色通道,充分利用加計扣除等工具引導鼓勵研發投入,在人力財力政策資源等方面提供優先保障;再者,支持通信央企擴大與事業發展相當的人才規模,完善市場化薪酬分配機制,深化薪酬內部分配改革,打造人才比較優勢和競爭優勢,吸納具備更強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國際競爭力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

再次,鼓勵通信央企落實數字中國、智慧社會戰略部署,推進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實施,在國家區域重點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和軍民融合戰略中充分利用央企國家隊、主力軍、排頭兵的創新能力與資源稟賦,加大力度促進政務服務、醫療健康、通信社交、高鐵民航、金融行業、教育培訓、文化娛樂等重點民生場景的數字化建設。比如,充分利用通信運營商構建的5G網絡協同工業互聯網,避免自建專網形成信息孤島;在產業數字化轉型領域,尤其是在中小城市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充分發揮通信央企能力,有效滿足當地企業數字化轉型所需的低時延、大帶寬、本地計算、安全承載、降本增效等需求,助力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 充分利用 信息基礎設施 可持續發展 經濟發展 充分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