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陽所鎮地處乳山市最南端,三面環海,一面連陸,海岸線長90公里,總面積91.4平方公里。該鎮不僅海洋資源豐富,而且冬暖夏涼,風景秀麗,是觀光旅游、療養、度假、避暑的勝地,安全可靠的電力供應是重要的基礎保障。近年來,乳山公司把保障安全可靠供電作為首要任務,發揮行業優勢,大力推進電網改造升級,切實提升企業和群眾獲得感,為小鎮的民生發展和經濟繁榮儲足雄厚動力。
夯實網架抓保供
2019年,乳山公司根據海陽所鎮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新形勢,在加強電網規劃管理中認真開展市場調研和負荷預測,及時掌握地區中長期負荷發展需求,將電網規劃與市區總體發展規劃及專項規劃相銜接,突出電網建設標準與城市功能定位、負荷密度的協調,集中力量推進35千伏銀灣線建設。
由于設線路工程建地處18.06公里的海岸帶,作業任務重,作業范圍大,為確保工程按期完成,施工單位工程分公司組織了基建作業、線路架設共計60余人的專業隊伍,結合工作計劃和現場實際情況,提前做好溝通協調和民事清障工作,強化現場安全管控,細化做好人員安排和責任分工,嚴把作業規范和安裝工藝要求,將分段突擊與重點突破有機結合,展開一場空前的攻堅大會戰。
該工程建成后,同時解了決海陽所鎮兩座變電站的單電源問題,在遇到突發故障或負荷陡增等情況下,通過靈活切換運行方式,可以保證變電站、用戶基本不停電,區域供電可靠性大幅提升。
用電無憂腰包鼓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依靠獨特的地理優勢,海陽所鎮大力發展灘涂養殖,僅大乳山周邊海岸就有70多個養殖戶。牡蠣節已經成為我市獨特的飲食文化,因為銷路好,利潤高,牡蠣養殖加工更是成為當地人們的“搖錢樹”。
商機有了,用電保障就成為首要問題。由于海岸線的獨特環境,強風出沒的隨機性很強,對線路結構和線路安全運行提出了嚴峻考驗。在主網改造的基礎上,公司搭乘上級公司精致電網建設的快車,科學研判、因地施策,對海陽所鎮配電網展開針對性改造。
根據當地颮線風、強陣風頻發的自然環境特點,乳山公司提高風偏設計標準,充分考慮到最不利的氣象條件組合,采用全新線路設計標準,先后對當地11條配電線路進行技改,對轉角桿、T節部分、反弧裝置及接地裝置等重點環節進行強化,微氣象區特征明顯,極大提升了線路設備對極端天氣下的應對能力。
2021年,金港村村民李鵬飛承包了7個貝類養殖塘,海產品育苗季節,每當天氣反常,海風突起,他的心中就忐忑不安,換水閘門斷電不能使用,貝類苗就泡了湯。看到自家灘涂附近在進行線路改造施工,他隔三差五到工地周邊打探消息,當得知正在推進的施工項目就是保障沿海養殖戶用電的重要線路時,心中美滋滋的暗自生喜,遇到線路施工人員,他拉開話匣子滔滔不絕:“腰包鼓了,腰桿就硬了,用電有了保障,明年索性再包幾畝池子,多賺點兒。”
企業用電有保障
隨著沿海地區經濟建設步伐的加快,海陽所鎮工業以及旅游業飛速發展,沿海一線內外資企業增至120余家,用電負荷也不斷飆升,其中從事金屬熔煉加工的盛陽機械用電量最大,2020年經營高峰期,最大負荷達600千瓦。由于供電線路負荷壓力大,該企業按照有序用電規定,采用晚上線路負荷低谷時段錯峰生產,極大限制了化鐵爐的加工時間。
乳山公司把保障企業的利益放在首位,與地方政府對接溝通,掌握相關用戶信息,及時提報改造施工計劃,對所里線、陳家線、南黃島線等7條接帶重點企業用戶的線路展開專項改造,采用優化線路走廊、更新臺區布局、提升導線承載力等方式,進一步增強電壓輸送能力,使企業加工生產時間成倍延長,為企業增產創收保駕護航。
每年度夏消暑時節,大乳山旅游度假區燈火璀璨,人來人往,面積19平方公里的景區變成了“不夜城”,景區管理人員在電源分配和負荷管理上大傷腦筋,經常不得不向線路轄區供電所提出技術援助。
為了保證度假區供電質量,乳山公司按照“一戶一策”的供電方案,對該區域配電線路進行了分段式、精益化改造,用電區域被重新優化,十幾臺配電變壓器被兩座雙電源變電站分區接帶,不僅有效縮小了供電半徑,負荷壓力也大大降低,為度假區用電送來了“保護傘”。
嶄新的電桿,粗壯的架空導線,像一條條銀龍舞動在濱海小鎮的海岸線,這是乳山公司建設精致電網助力鄉村振興的見證,也是乳山公司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提升群眾獲得感的見證。新時代賦予新使命,新目標引領新跨越,下一步,乳山公司將一如既往,大步向前,以實際行動踐行“人民電業為人民”的企業宗旨。(李京歌 賈曉偉)
信息來源:國網乳山市供電公司
關鍵詞: 國網乳山市供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