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以來,受持續高溫天氣影響,山西臨汾各地開啟高溫模式,高溫熱浪和經濟增長合力推高用電需求,用電負荷屢刷紀錄,并一路攀升。受益于迎峰度夏前期各項工作的充分準備,國網臨汾供電公司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抓安全、保供電,扛牢電網責任,確保全社會供電正常有序。
精準預測,當好“吹哨人”
“啪嚓”就換啦!供電公司咋知道咱這兒電不足呢?6月2日,家住襄汾縣西賈鄉東彭村的村民看著新架設的一臺400千伏安變壓器,喜悅之情溢于言表。當天,國網襄汾縣供電公司人員將部分負荷轉接至新建變壓器,解決了該區域的重載問題。
其實,工作人員能夠提前獲取變臺異常信息,并在居民報修前完成改造,源于國網臨汾供電公司“三類配變”日通報管控機制。該公司供電服務指揮中心配網運營監測專責羅迎介紹,他們依托智能化供電服務指揮系統,每天監測重過載、低電壓、三相不平衡臺區,并在公司生產管理群中進行晾曬,為責任單位針對性開展設備運維和數據臺賬治理工作提供依據。2022年,該公司共治理重過載、低電壓配變131臺,其中新增布點39臺,輪換重載變壓器31臺,增容32臺,更換“卡脖子”導線11條,調整配電變壓器檔位18臺。
“智能化供電服務指揮系統就像‘百度地圖’一樣,臺區及線路運行情況一目了然。”羅迎介紹,該系統聚合了全市臺區智能電表大數據、生產管理系統站、線、變、戶的邏輯關系,智能研判停電,準確率達95%以上,提升供電可靠性,助力百姓“獲得電力”指數“加碼升級”。
精準發力 化解“卡脖子”困局
6月17日中午12時,臨汾的戶外溫度超過40℃。曠野外的變電站設備區內,撲面而來的熱浪更是讓人感到窒息。在35千伏下冶變電站,國網古縣供電公司運維人員王航、李瑛顧不上更換濕透的工作服,手持操作票按部就班地進行著主變投運工作。
經過4天的緊張工作,主變送電成功。這臺從隰縣110千伏黃土變電站“推磨式”輪換到古縣的變壓器又“精神抖擻”重新上崗,擔負起了古縣工業園區的供電任務。
2022年,國網臨汾供電公司共輪換重載主變2臺、配變102臺,惠及13000余戶居民,在加強網架建設、優化配電網絡的同時,有效緩解了全市夏季供電壓力。高溫期間,該公司持續開展電力設備紅外測溫,及時發現設備隱患,并最大限度通過零點檢修、帶電作業方式予以消除,盡量將停電影響降到最低;充實日常搶修力量,實行搶修人員24小時在崗值班制度,確保故障搶修零延期,及時為用電客戶提供供電服務。
精準消缺 “零停電”是最終答卷
“我們通過巡檢發現線路上纏繞著一個風箏,如果不及時處理,可能導致全線停電。”5月1日,在臨汾九州廣場,國網臨汾供電公司帶電作業人員介紹。
當天,九州廣場10千伏P909泊輔線主干1號桿旁,十幾名群眾屏息凝視高空。就在離地近10米的空中,一位全副武裝的電力工人正隨著絕緣斗臂車緩緩靠近高壓導線。
帶電作業需要和高壓線親密接觸,看得周圍群眾都在為他們捏把汗。而激光炮除異物,就像變魔術一樣,輕松消缺于無形。6月18日,國網臨汾供電公司輸電運檢中心員工通過智慧監控系統發現110千伏九中線上搭掛了一條長約4米的防塵網,該公司決定開展激光除異物作業,工作人員通過現場勘查,選定作業位置后,將激光異物清除儀架設好,瞄準、發射,防塵網瞬即脫落,整個過程用時僅15分鐘。
新科技、新技術的加持,進一步保障了電網在迎峰度夏期間百姓“用好電”。2022年,該公司更換220千伏抗短路能力不足主變2臺、完成220千伏孟德Ⅱ線、110kV張河線等6條線路隱患治理,消除電氣缺陷200余項,確保廣大人民群眾用上安全電、放心電、清涼電。(陳愛紅)
關鍵詞: 當好吹哨人 國網臨汾供電公司這樣做 零停電是最終答卷 百姓用好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