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資訊 >  >> 
輸電線路多功能封網裝置 提升作業效率和安全性3世界焦點

時間:2022-11-16 18:05:56    來源:國家電網報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北極星智能電網在線訊:11月1日,在河北邯鄲供電公司220千伏辛雙線11至16號鐵塔段跨青蘭高速公路獨立耐張段大修現場,該公司輸電運檢人員使用輸電線路多功能封網裝置,用30分鐘完成了該段線路封網作業。

在“三跨”(跨高速公路、高速鐵路、重要輸電通道)線路施工前,輸電運檢人員要開展封網作業,即在被跨越物的上方搭建保護屏障,將線路和被跨越物隔開,確保人員和線路安全。以往,封網作業常采用高空人工飛車或搭設跨越架的方式。人工飛車方式需要2名作業人員使用固定網繩或網桿封網,完成一檔線路的封網作業大約需要1個小時;搭設跨越架方式至少需要15名作業人員協同工作1天完成封網。這兩種方式不僅耗時耗力,還存在一定安全風險。

2020年4月,針對傳統高壓輸電線路封網作業方式存在的作業耗時長、施工成本高等問題,邯鄲供電公司馬利群創新工作室成員開始研發輸電線路多功能封網裝置。

通過梳理近幾年輸電線路封網作業的主要流程,工作室成員明確了研制該裝置首先需要攻克動力驅動、信息傳輸等方面的技術難點。工作室成員綜合應用高精度伺服電機驅動、多傳感器信息融合、抓力自適應調節等技術,研制能夠自主牽引網繩或網桿、傳輸信息、動態調節滑輪壓力的裝置。

由于輸電線路多功能封網裝置需要集成多個高精度伺服電機和智能傳感器,保證裝置的電池續航時間成為難題。工作室成員探索創新,從新能源汽車的充電原理中找到靈感,將基于電池荷電狀態的放電策略運用到該裝置的電量管理中,使該裝置能夠根據不同指令自動調節不同電機的出力分配,減少不必要的電量損耗,提升了電池續航能力。2021年2月,輸電線路多功能封網裝置研制成功。

2021年6月,輸電線路多功能封網裝置首次應用于110千伏玉索線跨省道地線更換作業,整個封網過程用時35分鐘,較以往同類作業用時減少3小時。同年10月,這項創新成果獲得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第六屆青年創新創意大賽二等獎。

今年3月,工作室成員進一步拓展輸電線路多功能封網裝置的多場景作業功能,通過優化電機控制系統和電池放電系統增大裝置牽引力,增加了該裝置在新架線路上放線作業的功能。4月,工作室成員又給該裝置增加了傳遞高空重物、高空救援和應急充電等輔助功能。

目前,邯鄲供電公司已經在全部103條220千伏線路、381條110千伏線路的運行維護工作中應用輸電線路多功能封網裝置,輸電線路封網作業效率提升80%。(齊曉峰 魏琦 趙燃)

原標題:輸電線路多功能封網裝置 提升作業效率和安全性

關鍵詞: 輸電線路 供電公司 高速公路 伺服電機

X 關閉

X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