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資訊 >  >> 
【當前熱聞】在長三角不能加氫充電洗車喝咖啡的,不配叫加油站?

時間:2023-04-26 10:33:45    來源:百度新聞

在網(wǎng)約車司機的圈子里,曾廣泛流傳過一個段子:自從換了新能源汽車,平時都不好意思往加油站里跑了。如果要借用公共洗手間,臉皮薄的只能先去加油站的便利店里買瓶最便宜的礦泉水。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長期以來,加油站分布密集,周圍交通便捷,往往是網(wǎng)約車司機們解決如廁問題的首選。但在以前,懸掛“綠牌”的新能源汽車在停車加油的燃油車之間相當醒目,不加油不消費卻使用加油站的設施,有時也難免尷尬。

近年來,隨著新能源車的快速普及,“綠牌”隨處可見,類似的尷尬也在逐步消解。長三角多地的加油站,正加速“變臉”,向提供加油、充換電、加氫等多種服務的綜合加能站轉變。然而,潛藏安全隱患、改造成本偏高、審批流程不完善等,仍是阻礙當下綜合加能站大規(guī)模推廣的重要因素。

轉型探索

傳統(tǒng)加油站探索轉型升級,并非新鮮事。

2005年前后,國內曾興起過一陣“油改氣”的風潮。當時,多地出臺補助政策,鼓勵將原本“喝”油的公交車、出租車、運輸車等改成“油氣兩用”。為此,不少加油站順勢增加了加氣業(yè)務。2012年,新版《天然氣利用政策》實施,強調了對天然氣動力汽車以及相關加注設施設備建設的鼓勵,迅速提振了市場對天然氣加注站和相關業(yè)務的熱情。

如果說加油站開展加氣業(yè)務是順勢而為,那么加裝充電樁、試水充換電,則頗有些顛覆行業(yè)的意味。2014年是個關鍵年份。這一年,國家電網(wǎng)公司退出主導,取消了以前大包大攬的公用充電樁建設模式,為市場競爭讓出空間。同年下半年開始,隨著國際原油市場持續(xù)暴跌,疊加國內成品油市場需求增速放緩、新能源應用快速增長,很多加油站面臨較大的轉型壓力。次年出臺的《關于加快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到,2020年基本建成適度超前、車樁相隨、智能高效的充電基礎設施體系,則為加油站進入“新賽道”指明了方向。

加油站增加了充電設施后,懸掛“綠牌”的新能源車隨處可見。 朱凌君攝

在這樣的背景下,“兩桶油”相繼“下場”探索。2015年4月,中國石油北京銷售分公司對旗下2家加油站進行試點改造——在距離加油站20米的安全距離外增設充電樁;同年7月,中國石化和北汽新能源展開合作,為北汽電動出租車提供換電服務,首批有2座加油站參與試點。從那時起,加油站“破圈”幾乎成為不可阻擋的大趨勢。

實際上,在加油站中安裝充電樁有很多優(yōu)勢。比如,加油站在區(qū)位和交通上往往便利,周圍配套較為完善,且擁有現(xiàn)成的土地和電力等基礎設施。在這里加增充電設施不僅可以減輕開發(fā)成本,還有利于直接整合加油站的人力物力等各種資源。

與此同時,加油站還推出了加氫業(yè)務。2019年,“推動加氫設施建設”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隨后,上海、寧波、嘉興等地相繼出臺了氫能發(fā)展規(guī)劃和支持政策。2019年9月,嘉興市嘉善縣中國石化經(jīng)營有限公司建設的中國石化浙江石油嘉善善通加油加氫站投入運營,是浙江省第一座加油加氫站。2個月后,上海石油西上海油氫合建站和安智油氫合建站竣工試運行,成為上海市首批商業(yè)化提供加油加氫服務的綜合加能站。數(shù)據(jù)顯示,僅2019年下半年,國內就有52座加氫站投入運營。

改造比預想難

“加油站增建充電樁,比預想中要難很多。”一位曾在合肥充電公司工作多年,負責當?shù)爻潆姌恫季趾徒ㄔO的資深人士告訴記者。

安全問題是改造過程中的最大難點。汽油和柴油都屬于易燃易爆的危險品,加油站有著嚴格的安全限制。充電樁只能建在加油站的輔助區(qū)里。因此,對于很多小型加油站來說,改造無從談起。

審批也是個頭疼的事。從2020年起,特來電與中國石化、殼牌等合作共建油電混合能源站,目前已完成20多座加油站的改造工作。特來電蘇州公司行業(yè)市場總監(jiān)龔杰記得,蘇州姑蘇區(qū)一座站點的改造耗時一年有余,一直卡在審批程序里。“這座加油站在姑蘇區(qū)的老城區(qū)里,周邊是人流密集的居民區(qū),相關部門對安全的要求特別高,態(tài)度也很謹慎。”龔杰說。

2019年9月,中國石化浙江石油嘉善善通加油加氫站投入運營,是浙江省第一座加油加氫站。 受訪者供圖

記者采訪期間,曾聽業(yè)內人士抱怨過:“一座加氫站的審批,從最開始的規(guī)劃、立項、拿地到最后建成驗收,幾乎要跑遍所有政府部門。”

嘉善中石化經(jīng)營有限公司董事長許精俊就曾遇到類似的問題。目前,他們已建成投營嘉善善通加油加氫站和嘉善站前路加氫加氣站2座綜合加能站。許精俊坦言,2座站點在改造時都曾遇到不少難點。比如,雖然有發(fā)改委備案,但因為是技改項目,無法取得施工許可證,導致無法取得相關部門的消防驗收,影響到后續(xù)充裝證的獲取。此外,加氫站行業(yè)歸屬部門以前不明確,他們的站點建成后一度無法拿到經(jīng)營許可證。

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多位代表委員建議,由國家層面出臺統(tǒng)一的加氫站審批管理辦法,優(yōu)化相關審批、建設、驗收流程。還有專家建議:“隨著綜合加能站的快速布局,可嘗試推廣‘加能合一’合并審批改革。將以前需要多個部門審批蓋章的,簡化成一證一部門審批就可完成,從而節(jié)約審批時間和流程。”

盈利方式

回過頭看,轉型綜合加能站,本質上是在傳統(tǒng)能源行業(yè)不景氣的大背景下,加油站尋找新盈利點的方式。不過,若只是簡單將增設充電樁、拓展加氫加氣業(yè)務等當作新的增長點,現(xiàn)在有點為時過早。

嘉善善通加油加氫站站長金皆立介紹,站點主要服務于公交、重卡物流車等車輛的加氫,日加氫量約450公斤,按車次算,大約可滿足40輛車的需求,“算上政府補貼,價格會低一些。不過,價格相比柴油而言,還是偏貴。”

難盈利的原因,在于建設成本和物流成本都居高不下。據(jù)統(tǒng)計,建設一座小型加氫站的單站投資在800萬—2000萬元。目前,壓縮機、加氫機等核心設備和關鍵零部件都未實現(xiàn)國產化,主要依賴進口,采購價格也高。此外,物流方面,國內以氣態(tài)氫運輸為主流,運量小、裝卸時間長,氫氣的使用成本也很高。許精俊認為,目前的綜合加能站還是以發(fā)揮示范效應為主,尚且沒有具體的盈利模式,“暫時只能靠其他業(yè)務來彌補”。

綜合加能站內,正在加氫的氫能源公交車。朱凌君 攝

嘉善的綜合加能站都是原址增設改造項目,受面積和規(guī)模制約,無法再增加充電樁。不過,許精俊覺得,充電樁可能算不上“好生意”。用他的話說,“建少了沒必要,建多了又不掙錢”。他給記者算了筆賬,充電樁本身設備成本較低,但相關的綜合成本比較高,在運營過程中,還會面臨充電負荷不足等問題。“城市非核心區(qū)域和高速公路服務區(qū)的充電樁平時使用率較低,經(jīng)營效益不佳是常態(tài),甚至可能長期虧損;若是核心區(qū)域,本身加油站的面積就小,不僅改造難度大,而且土地成本高。怎么算都有點劃不來。”許精俊說。

數(shù)據(jù)顯示,充電樁利用率是考量盈利的最重要因素。一般來說,充電站盈虧平衡點的利用率約為8%。截至去年底,充電補能行業(yè)整體利用率僅為3%—5%,還遠未達到平衡點的門檻。

從短期來看,放眼國外,像殼牌、道達爾等能源公司也并非將氫能或充電業(yè)務作為直接盈利點,而是將其作為某條盈利鏈條上的某個助力環(huán)節(jié)。從長遠來看,綜合加能站的打造是一種趨勢,但其發(fā)展高度依賴關鍵技術的突破。比如,國產氫能科技的發(fā)展,將有可能大幅降低加氫站的建設和運營成本;分布式光伏的大規(guī)模應用以及光儲充一體化充電站的推廣,則為加油站的升級改造提供了新的思路。

驛站化運營

從加油站到綜合加能站,“兩桶油”的“如意算盤”,是想把更多人留下來。

早在2017年,中國石油規(guī)劃總院市場所就有專家提出,中國石油要依托新興新能源業(yè)務強化加油站的驛站功能。簡單來說,就是初期可以將充電樁作為引進客戶的重要渠道之一,將車主在等待汽車充電期間的閑暇時間利用起來,讓其在加油站就可實現(xiàn)一站式購物。差不多同一時間,中國石化做了一項關于加油站經(jīng)營模式的調查。調查顯示,在歐洲,有80%以上的加油站都開展了非油品業(yè)務,且這部分業(yè)務利潤已占總利潤的將近一半,而國內加油站的這一數(shù)據(jù)僅有10%,提升增值服務迫在眉睫。

在加油站內,排隊等待的人們。 朱凌君攝

綜合加能站的建設,為強化加油站的驛站功能提供了基礎。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guī)劃學院教授章明提出,加油站是城市基建重要的組成部分,應將加油站納入城市更新的范疇。當下,以加油站為代表的基礎設施應逐漸向著景觀化和建筑化的方向升級,在保持基礎服務功能的前提下,盡可能提升其作為“城市驛站”的價值。

嘉興市桐鄉(xiāng)市中國石化經(jīng)營有限公司負責人李曉峰認為,傳統(tǒng)加油站轉型綜合加能站,不僅要在供能方式上實現(xiàn)多元化,還要改變傳統(tǒng)的經(jīng)營方式,探索更多樣的經(jīng)營內容。“餐飲、便利店是最基本的,除此之外,還可以考慮通信、修車換油、自動販賣機等業(yè)務內容,豐富加油站的服務功能,來滿足用戶的更多需求。”李曉峰說。

換個角度看,加油站在轉型升級路上的“內卷”,其實為用戶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和便利。記者在蘇州、嘉興、紹興等地采訪,發(fā)現(xiàn)很多加油站的便利店變得更“精致”了,產品更加多樣,偶爾還能看到在里面逛逛看看的人們。在蘇州吳江的中石化吳江鱸鄉(xiāng)加油站,記者還體驗了快速洗車服務,價格不貴、速度頗快,還可以用加油積分直接兌換洗車券。最多的時候,一天有150輛車來“洗澡”。站點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站點日均服務2500多人次,前年還升級了服務驛站,為環(huán)衛(wèi)工人等戶外工作者提供開水、手機充電等公益服務。

今年3月,記者曾在蘇州高新區(qū)的中國石化蘇州馬運路加油站采訪,這里是蘇州最早一批建成的油電混合能源站之一。當天,站內3個充電樁排得滿滿當當,幾位網(wǎng)約車司機一邊吃著外賣,一邊談笑風生。聊到以前那個流傳甚廣的段子,他們相視一笑,隨即擺擺手說:“早就翻篇了!”

欄目主編:孔令君

文字編輯:陳抒怡

本文作者:朱凌君

關鍵詞:

X 關閉

X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