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荒草地變成停車場,真是一件大好事。”5月8日,看著家門口新建的停車場,廣德市桃州鎮和平村溪東組村民王磊說,“以前沒有停車位,只能隨便亂停。有了專門的場地,停車安全又方便。”
和平村靠近市區,毗鄰交通要道,加之民房密度高、道路通行能力弱,難停車、亂停車、交通擁堵等問題近年來開始凸顯。
“車輛亂停亂放不僅影響村容村貌,也堵塞交通,帶來安全隱患。”和平村黨總支書記樊勝燕告訴記者,去年以來,該村結合美麗鄉村建設,扎實推進“便民停車”暖民心行動。和平村充分利用農村閑置地塊,通過多方統籌、科學規劃,在村莊內部見縫插針,“填空式”劃分停車位,滿足村民停車需求。
在和平村溪東組和吳家組交界處的一處停車場,村民易明虎正在停放大貨車,他剛跑完長途運輸。“以前村里沒有停放大貨車的位置,我只能把車停在很遠的地方,自己再打車回來,費時又費力。現在好了,村里有了停車場,不管什么時候回來,我都有地方停車。”易明虎說。
該處停車場原來是一塊邊角地,雜草叢生。和平村“兩委”考慮到這里連接兩個自然村,村里大貨車司機比較多,決定將邊角地改建成一處休閑停車場。
在規劃停車位的同時,他們保留了部分原有景觀,增設木制秋千和石桌石凳等,供村民茶余飯后休閑。
“我們先后建設了兩處停車場,新增車位30多個,基本可以保證村民停車有位。”據樊勝燕介紹,下一步,他們將繼續深入實施“便民停車”等暖民心行動,不斷推進基層治理精細化,把村民的“關鍵小事”辦成“暖心實事”,切實提高廣大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記者 張敬波 通訊員 胡笑雪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