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天之木,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青年人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用年輕熱血,在農村土地上,譜寫了一曲青春贊歌……
(相關資料圖)
壽陽縣“三治三建三評”工作開展以來,田間地頭、農戶家中、廣袤的基層一線,涌現了這樣一群年輕人的身影:他們或走家串巷,廣宣傳、勤打掃;或以身作則,化民風、促和諧;或東奔西走,興產業、富群眾……青年人蓬勃朝氣,風華正茂,扎根基層,為“三治三建三評”工作注入了強勁動力。
扎根基層青春綻芳華
“現在不努力,還要青春干什么?” 松塔鎮里莊村到村工作大學生董晨茹在微信簽名這樣寫到。
董晨茹是一名“95后”,為更好地落實“三治三建三評”工作,她充分考慮整改標準、時間期限、村內資源、工作方式、驗收路線、個戶衛生,根據綜合因素制定具體實施方案,確保整體工作任務按時高質量完成。
“以前村里環境一般,通過今年的整治,路修了、燈亮了、生活環境改善了,現在農村生活越來越好了!”村民二妞自豪地說道。
“只有向下沉淀,才能向上提升。鄉村振興離不開年輕人,要順應時代之需,把個人的理想追求融入黨和國家事業之中。”董晨茹說。
目前,里莊村環境整治工作已完成100%,報回更新工作臺賬15次,整改15處大問題,以及38處小問題,完成了村里所有衛生死角、雜物堆積、露天垃圾等排查整改,推進了村莊人居環境整體提升。
走進平頭鎮山底村,映入眼簾的是一幅和諧宜居的農村田園畫卷,路邊綠樹成排、房前屋后干凈整潔,“訴說”著村民的幸福生活。
楊咪,出生于1998年,是平頭鎮山底村到村工作大學生。通過入戶走訪她將本村情況了解摸清,每天早早地入村入戶給村民宣講政策,并且和網格長、村民一起動員大家行動起來整理房前屋后、衛生死角。
“‘三治三建三評’創建工作要有‘土味’、‘泥味’、‘民味’,堅持心懷群眾,常與群眾打交道,才能行穩致遠。”楊咪說。
創新治理締造聚合力
“拿小小的傳單村里發呀發呀發,號召人人參與行動美麗靠大家……”近日,松塔鎮“三治”工作篇《挖呀挖呀挖》的短視頻,火爆了壽陽人的朋友圈。視頻緊跟熱點,音樂輕快、語言幽默、通俗易懂,很快就讓大家了解到了“三治”工作的基本情況。
視頻的創作者是“90”后松塔鎮順華村到村工作大學生侯佳,在他看來,借助新媒體平臺宣傳是號召村民行動的好方法。
“得讓大家知道我們在干什么?為什么干?大家了解得越多,支持我們工作的就越多。”侯佳說,視頻剛開始的拍攝并不順利,村民們面對專業的“長槍短炮”總是很害羞。
為了讓視頻效果更加自然,侯佳干脆摒棄掉專用設備,就拿一個手機隨時記錄,隨時抓拍,久而久之,大家也習慣了這位村里的“隨行記者”。有時看到好的視頻還會主動聯系侯佳,看能不能拍一個類似的。
“看到了嗎,老李家上抖音了!”
“看到了,老王家也上了。”
正向激勵,越來越多的村民開始加入到“三治三建三評”工作中來,越來越多的人走進了侯佳的鏡頭。
“我們的視頻號馬上就可以掛小黃車了,那時我們就可以宣傳我們的特色農產品,還可以模仿探店視頻的模式,去探村、探戶、探人家。我們松塔山青水美,可以吸引更多游客前來參觀……”侯佳的“金點子”層出不窮,如雨后春筍般迸發,扎根進農村土地,煥發蓬勃生機。
“三治三建三評”行動為青年搭建了廣袤舞臺,無數青年綻放絢爛之花,競相開放,爭奇斗艷。
“咱們把院門口打掃干凈,不要亂扔垃圾,就能憑積分在村口的積分超市兌換獎勵資金和日常用品。”郭瀟君,34歲,任罕山村第七網格網格長,她利用整治雙向積分激勵制度,充分調動村民參與到“三治”創建工作中,改變村內保潔專人定崗的模式,激發了村民自治的內生動力。
“為了更好地動員村民,我們一方面做好入戶宣傳,用最簡單的話語告知村民,另一方面也會在微信群里轉發相關的內容。”郭瀟君說,每次有村民兌換禮品后,都會及時在微信群里發布,讓大家看到東西真的會及時發放,這樣就會有更多的人投身到“三治三建三評”行動中來。搞好了衛生,還能兌換獎品,“三治三建三評”工作效果明顯,農戶滿意度也在不斷提高。
好山好水引來好產業
百里瀟河,天賦秀姿。瀟河水滋養段廷,水生萬物并秀。
壽陽縣西洛鎮段廷村憑借“三治三建三評”行動村容村貌再煥新顏:村旁的瀟河水碧水微瀾,村里的水泥馬路四通八達,綠樹成蔭,房屋立面整齊有序,家家戶戶的房前屋后生機盎然。環境變好,許多企業也慕名而來,壽陽思航旅游開發有限公司就是如此。
“在山西省農業廳和規劃局了解到引進企業的相關政策后,我就開始積極對接,想著為村里引進一個好企業促進村民增收。”出生于1991年的趙光明是一名退伍軍人,任段廷村第三網格網格長,他及時了解到前沿政策,主動向上級匯報,邀請壽陽思航旅游開發有限公司前來段廷參觀。
“好幾個地方看下來,段廷村得天獨厚的山水資源打動了我們。”壽陽思航旅游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安中杰說,企業和村里綠色發展理念的高度契合,讓他們吃下了堅定信心落戶段廷村、共謀文旅融合發展的定心丸。
時逢五一旅游黃金期,壽陽思航旅游開發有限公司主動出資為“瀟河燒烤部落”添置了部分基礎設施,并組織了百余名游客前來“打卡”。未來,公司還將出資與段廷村十九戶農戶簽訂民宿,全力打造“魅力段廷”。
趙光明還積極返鄉創業,組織村里人成立了壽陽豐碩有限公司,專門種植段廷大米。
“瀟河水清澈見底,我們的大米正是用瀟河自流灌溉。我對公司的發展有信心,環境好,產品好,發展肯定能行!”趙光明說。
廣西梅嫁接種植、艾草種植加工廠……環境的改善引來了好企業,產業的振興又為提升環境質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馬鈴薯在松塔鎮橫嶺村可是“金疙瘩”,2022年,到村工作大學生陳昭燕為村里引進了馬鈴薯產業,為橫嶺村帶來100萬元的集體經濟增收,實現村民人均增收1000元。
村集體經濟的壯大,為橫嶺村順利開展“三治三建三評”工作,爭創森林鄉村提供了有力的經濟支撐。
橫嶺村村集體出資為村里謀劃建設了小微公園。該公園以“綠”為基礎,以“景”為特色,致力于建設集觀賞休閑、游憩社交、運動休閑等功能為一體的小微公園,為村民提供綠色生活休閑好去處。
年輕人憑借自身驚人的毅力和學習力,為鄉村帶來了新的創造力,讓鄉村重新煥發出新的活力,開辟出了蛻變之路,為鄉村引領新風尚;而“三治三建三評”作為年輕人活動的主要舞臺,不僅展現了年輕一代的青春風采,也讓年輕人進一步領略到了鄉村的魅力,加深了對鄉村振興內涵的理解,實現了更高的人生價值,更好地譜寫青春的樂章,描繪出美麗的鄉村畫卷。(趙文彥 龐博媛)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