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資訊 >  >> 
中國核電穩步增長 一文帶你了解核電審批加速背后的原因

時間:2022-06-06 10:48:13    來源:維科網

行業主要公司:中國廣核(003816、01816.HK)、中國核電(601985)、大唐發電(601991)、浙能電力(600023)、申能股份(600642)、華能國際(600011、HK.00902)、皖能電力(000543)、福能股份(600483)等。

本文核心數據:中國核電機組運行數據,中國核電政策發展,中國核電站審核獲批數據

中國核電發展情況分析

——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核能國家

2022年5月13日,中核集團發布消息,旗下福清核電累計安全發電2000億度,至少減排1.6億噸,是目前中國自主化、國產化程度最高的核電機組。截至2021年底,我國大陸運行核電機組已有53臺,發電量已超越傳統核能大國法國,僅次于美國,排名世界第二。

——中國核能發展頗為波折

“八五”計劃(1991-1995年)至“十五”計劃(2001-2005年)時期,國家層面提倡:適當、適度發展核電;從“十一五”規劃開始,規劃明確了將積極推進核電建設,且重點建設百萬千瓦級核電站。隨著我國加入WTO,經濟突飛猛進,用電需求大增,于是核電再次被重視起來,2007 年我國通過了《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首次將“適度發展核電”修改為“積極發展核電”,核能發展自此進入快車道。

然而,2011年的福島事件同樣波及到了我們,我國政府對核電項目驟然轉冷,核電產業進入發展停滯期。2015年雖有短暫重啟,但后續政府出于對第三代核電站(三門 AP1000華龍一號)的實用性考察而再次暫停。到“十四五”時期,根據《“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剛要》,安全穩妥推動沿海核電建設成為“十四五”時期的重要任務。

2016到2018年,連續三年都未批準新的核電站項目。到了2019年之后,核電審批才回歸常態化,尤其是2022年,呈現加速趨勢,截至2022年5月已經有六座機組獲批。

中國核電審批環境回歸常態化原因解析

在限核、禁核的大環境下,中國核電審核環境卻有所放松,究其原因,主要在技術升級與市場需求增加兩大方面。

——中國核電技術升級

中國核電審批重啟的13座新核電機組全部搭載第三代核電技術,其中8座為“華龍一號”設計?!叭A龍一號”是我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三代壓水堆核電創新成果,配備了世界上最堅固的盾牌——“雙層安全殼”。可以抵御17級臺風、9級烈度地震。不僅安全性高,“華龍一號”的發電能力也不容小覷。目前,“華龍一號”福建福清核電5、6號兩臺機組,每臺機組每年能發電100億度。而三峽大壩年平均發電量是900億度,即是說9臺“華龍一號”就能抵得上一個三峽大壩。

——中國能源需求加大

國內外能源需求增大,亟需向清潔能源轉型,核電雖然面臨安全擔憂,但仍不可或缺。在2021年國內面臨電力短缺的形勢下,中國核能發電量為4075.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1.3%;核電利用小時數達7777.85小時,不僅遠高于其他電源品種,也是近年來核電最高的年利用小時數,比2020年高出350小時,以2.2%的裝機容量貢獻了的5.02%的發電量。核電雖然建設周期長,一旦運行,減碳量也非??捎^。核電利用裂變能發電,發電過程中不產生二氧化碳排放。就拿2021年全國核電發電的4075.2億度來說,相比燃煤發電,至少減排3.01億噸。

以上數據來源于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核電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原文標題:中國核電穩步增長 一文帶你了解核電審批加速背后的原因

關鍵詞: 中國廣核 中國核電 核電政策

X 關閉

X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