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前不久,花甲之年的夏先生在市中心醫院接受了內鏡下十二指腸乳頭部腫瘤切除術,在保留周邊器官正常功能的前提下,術后得到完全治愈。此次手術的成功,標志著市中心醫院內鏡治療水平再上一個新臺階。
圖源中心醫院
據了解,夏先生所涉及的手術,由于其毗鄰部位的特殊性及危險性,一直以來是內鏡手術的“相對禁區”。十二指腸位于上腹部腹膜后,毗鄰胰腺、膽總管等多個重要臟器,周圍還有與腹腔干、下腔靜脈、門靜脈等關系密切的大血管。一般來說,外科手術切除是主要的治療方式。但外科手術創傷大、恢復慢,術后容易發生出血、胰瘺、腸瘺、腹膜后感染等嚴重并發癥,嚴重者可能引起多器官衰竭,威脅生命安全。
在體檢時發現十二指腸乳頭部腫瘤后,夏先生咨詢了不少醫生,但對于外科手術,始終顧慮重重,他對醫生提出的最大要求,就是希望能夠通過微創的方式進行治療。
針對夏先生的病情,市中心醫院首席專家、消化內科主任醫師黎紅光進行了反復研判,并與浙大一院肝膽胰外科副主任醫師陳康杰進行討論,最終決定為其實施內鏡下乳頭腫瘤切除術+ERCP膽管支架及胰管支架植入術。
原來,內鏡下治療十二指腸乳頭部腫瘤,具有創傷小、安全性高、并發癥發生率低、術后住院時間短等顯著優勢。不過,由于十二指腸特殊的解剖因素,加上十二指腸腸腔本身彎曲度大,視野暴露困難,極大地增加了內鏡下操作的難度。此外,夏先生的腫瘤位于十二指腸乳頭部位,腸壁薄,剝離腫瘤時穿透腸壁可能性極大,若腸壁破損,膽汁、胰液等強腐蝕性液體將嚴重損害腸體,易引發出血、腸瘺、感染等并發癥,手術難度大、風險高。
這也就意味著,需要手術醫生具備嫻熟的內鏡技術。術前,黎紅光與夏先生及家屬做了充分溝通,仔細講解了手術方法,同時制訂了詳細周密的術中預案和圍手術期管理方案。
在黎紅光主任醫師團隊與陳康杰副主任醫師的強強聯手下,手術順利完成,在術后的嚴密監護下,夏先生恢復順利,無術后相關并發癥發生,且術后病理提示無病變累及。
黎紅光提醒,假如市民患有十二指腸乳頭腫物,可能會出現無痛性黃疸、并發膽管炎,出現上腹疼痛或急慢性胰腺炎、膽胰管結石等,如果出現以上臨床癥狀或在內鏡檢查后看到報告提示十二指腸乳頭腫物或者腺瘤時,一定要到專業的消化內科就診,以防耽誤病情。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