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為弘揚新時代“楓橋經驗”,營造文明鄉風,提升基層治理水平,助推鄉村振興提質增效,岑鞏縣天星鄉山崗村“四舉措”助力2022年度“無訴訟村”創建工作,2023年3月24日順利完成縣級驗收。
完善治理體系,形成庭前調解合力。依托“一中心一張網十聯戶”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充分發揮“聯戶長”耳目作用,定期搜集聯戶長掌握信息,做好社情民意排查工作,及時進行分析研判,切實將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針對已化解的矛盾糾紛,逐一建立調解卷宗,定期進行回訪,詳細了解協議履行情況,掌握當事人思想動態,避免矛盾糾紛反彈。同時,積極與法庭對接,提前介入組織調解,通過“人民調解+司法確認”方式,為調解協議履行加上保險,確保矛盾糾紛止于未訴、化于未發。創建工作開展以來,共化解矛盾糾紛13件,其中,4件化解于庭前,實現涉訴率為“零”工作目標。
健全工作制度,優化特殊人群服務。建立健全社區矯正、刑釋解教、精神障礙患者、“三留守”等特殊人群臺賬,嚴格落實聯系村領導、網格員、村干部、片區民警以及其家屬的五級包保責任,建立完善走訪、動態管理制度,每月進行走訪,季度動態調整,全面了解特殊人群存在困難以及思想狀態,及時幫助解決困難,化解其不良情緒,幫助特殊人群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提高思想道德素質。創建工作開展以來,山崗村特殊人群肇事肇禍案事件“零”發生。
加強氛圍營造,增強群眾法治意識。通過集中宣傳、入戶宣傳、開展咨詢、召開院壩會、火坑會等方式,將具體案例編進“金錢棍”“花燈”表演中,多形式大力開展法治宣傳教育,不斷加強法治宣傳,引領廣大村民學法、守法、用法,大力推進基層社會治理和法治鄉村建設。同時,選聘一批“法律明白人”,培養一支群眾身邊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隊伍,為建設“平安”“無訴”山崗提供堅實的基層力量。自創建工作開展以來,山崗村共選聘法律明白人5人,開展集中普法宣傳8次,入戶開展普法宣傳600余次。
助力產業發展,反哺基層法治建設。天星鄉山崗村以種養殖為主要產業,成立了黨支部領辦的合作社,發揮村級調委會力量,協調解決產業發展中的矛盾糾紛,助力村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發展。通過將農村基層治理與鄉村產業發展有機結合,助力群眾增收致富反哺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建設,實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總要求。自創建工作開展以來,村級調解委員會協調處置產業矛盾4起,助力全村發展了太子參種植462畝、油茶450畝、種桑養蠶220畝、百合140畝、茶葉110畝。
通訊員 李旭
編輯 姚瑤
關鍵詞: